国际法三组文物追回完整.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际法视野下的文化遗产保护——文物追回 大 纲 一、文化遗产概念的确立 文化遗产概念是在1972年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正式确立的。该公约第1条将文化遗产定义为:“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位或连接的建筑群;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者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 二、文化遗产的分类 1. 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2.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文化遗产 3.陆上文化遗产和水下文化遗产 4.可移动文化遗产和不可移动文化遗产 三、文化遗产国际法保护的产生 1.海牙第二公约的通过,标志着文化遗产国际法保护的萌芽。 2.《罗里奇公约》的通过,标志着文化遗产国际法保护的初步形成。 3.1954年海牙公约标志着武装冲突情况下文化遗产国际法保护的正式形成。 四、聚焦 1.武装冲突下文化遗产的保护 从拿破仑战争到一战,再到二战,文化遗产所遭受的严重毁损和流失客观上导致了武装冲突情况下文化遗产国际法律保护的萌芽、形成与发展。武装冲突情况下文化遗产国际法律保护在历史演进中,以禁止战时掠夺为基本原则,不断完善法律规范、扩大保护范围、加重保护责任、加强保护措施,从而得以迅速发展。 2.非法出口的文化财产的返还 近年来,文化财产资源国和其他原所有权人积极地通过各种途径开展非法出口的文化财产的国际追索,其中包括民间非诉讼途径、外交政治途径和国际民事诉讼和仲裁途径。与此同时,非法出口文化财产的返还争议中,也存在诸多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去探究和解决。 3.水下文化遗产保护 “水下文化遗产”就是“位于水下——包括江河、湖泊、池塘、水井和海洋等水体中和掩埋在水底下——的文化遗产”, 通常是具有文化、历史或考古价值的所有人类生存的遗迹,具有环境上的特殊性。 中国已于1989年10月20日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条例》。2001年11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该公约首次对水下文化遗产作了界定,力图将大部分100年以上的水下遗存纳入保护范围。该定义对加强我国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4.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包括以下方面: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地理标志,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虽然国际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行了相关的立法,但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特性和各国立法理念的差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国保护一直没有形成有效的机制,以至于出现了跨国侵犯非物质文化遗产权益的现象。我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收集、保护的传统,同样面临着不断被外国组织或团体侵犯非物质文化遗产权益的现状。我国应当借鉴他国立法经验,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国保护水平。 文物追回的典型案例 佳士得公司拍卖鼠首和兔首 外交部:圆明园兔、鼠首是中国在战争期间被英法联军劫掠走,并流失海外多年的珍贵文物。中国对其拥有不可置疑的所有权,这些文物理应归还中国。拍卖战争中非法掠夺的文物不仅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损害中国人民的文化权益,而且有悖有关国际公约。 文物局:强烈反对其拍卖圆明园文物,并明确要求撤拍有关文物。并表示,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在战争中掠夺的大量中国文物,包括从圆明园掠夺并流失出境的众多珍贵文物,应当归还中国。中国政府坚决反对拍卖圆明园文物等非法流失的中国文物,认为这种行为有悖于相关国际条约的基本精神。我们历来主张通过法律和外交手段,按照国际社会处理非法流失文物返还问题的法律框架和原则,依靠国际合作追索非法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 圆明园管理处:对于历史上被掠夺到海外的文物,中国对其拥有不可质疑的所有权;不赞同圆明园流散文物进入拍卖市场,也不赞同以“回购”方式买回被别人“掠走”的中国珍贵文物。这些文物理应归还中国,回到它的“原生地”。 中国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的法律现状 事实上, 中国追索流失海外文物一直面临着国际法上的困境。 国际法方面的立法现状和困境 国际法方面主要要国际公约,双边和多变协定,以及国际惯例。 迄今为止,有关流失文物追索的最主要的并且我国全部加入的有三个国际公约。 (一)《武装冲突情况下保护文化财产公约》 1954年公约是一部有关文物保护与返还的专门性公约。公约强调各缔约国禁止在武装冲突时对文化财产进行盗窃、抢劫、侵占、报复等行为。并且要求劫

文档评论(0)

tcp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