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和华南少数民族心态特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生态环境与华南少数民族的心态特征 二、生态环境与华南少数民族的心态特征 ? 历史时期的华南少数民族的民族生态系统的演变发展中,民族群体体质生理特征变化应该说是比较缓长而又相对稳定。华南少数民族对生态环境的变化适应,可能更多表现在心态特征的变化与演变,而且往往在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禁忌等形式上进一步反映和体现。历史时期的华南各少数民族,身处边远地区,山高林密,环境艰险,闭塞落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低下,其精神文化分散孤立,异化虚幻。其宗教文化,主要表现为信仰内容庞杂,信仰形式原始,多神信仰,巫占盛行,长期保持了原始宗教的特色。原始宗教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既有社会根源,也有历史根源,还有生态环境上的自然根源,因为原始宗教也是民族对外部世界认识的一种反映,实际上也是民族心理对外部世界的感观与反映,也可以说是民族对外部世界所产生的思想感情等,所以原始宗教的表现内容,也在相当程度上折射出民族心理的若干特点特征,民族心态也在相当程度上通过原始宗教的表现形式,不断调整自己心理上的冲突与平衡,从而使民族心态上的矛盾与波澜得到舒缓与释放。而民族对外部世界的反映与适应,首先是对外部生态环境的反映,因此生态环境与民族心态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的条件下,生态环境对民族心态的起伏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华南少数民族的民族心态,在相似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具有较普遍意义的民族心态,大体上可以从下面若干方面去考虑: 一是恐惧感。主要是对外部世界所产生的恐惧心态。在较为原始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前,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抵御自然的能力有限。环境的改变,天气的恶化,河溪的暴涨,都可能给华南地区少数民族带来很多自然灾害与饥饿疾病,给他们的生存生活带来极大的威胁,使他们面对变化多端的生态环境,常常处于一种没有安全感的危机之中,所以他们对很多自然现象与自然物,经常存在着恐惧感,把那些自然现象、自然力与自然物赋予神圣化,以为自然界的日月风雨、山川河流、奇石异洞,都是由某种神秘力量指挥操控。华南地区少数民族,普遍盛行的自然崇拜,就是对自然生态环境感到恐惧的结果。深信唯有顶礼膜拜,方能得到自然神的庇佑赐福,方能逢凶化吉,转危为安。如雷州地区,盛行的雷神崇拜,就反映了这种恐惧的心态。史载:“雷州之西雷公庙,百姓每岁配连皷雷车。有以鱼彘肉同食者,立为霆震,皆敬而惮之。”所以“其事雷,畏敬甚谨”。[32](P3149-3150)宋人又谓:“广右敬事雷神,谓之天神,其祭曰祭天,盖雷州有雷庙,威灵甚盛,一路之民敬畏之。钦人尤畏。圃中一木枯死,野外片地,草木萎死,悉曰:天神降也,许祭天以禳之。苟雷震其地,则又甚也。其祭之也,六畜必具,多至百牲,祭之必三年,初年薄祭,中年稍半,末年盛祭。每祭,则养牲三年而后克盛祭。其祭也极谨,虽同里巷,亦有惧心。一或不祭,而家偶有疾病官事,则邻里亲戚众尤之,以为天神实为之灾”。[20]对于一些飓风,也认为是风神作怪,心存恐惧,唯恐不敬,有谓:“粤岁有飓,多从琼雷而起,离之极方也。故琼雷皆有飓风祠。其神飓母,有可以端午日祭,行通献礼,诚畏之也。”[33](P202)即使近代,对于类似的自然崇拜现象,仍继续沿袭。据民族调查,广西西林县那劳区,人们对附近的每一个山头和小河,都认为有其保护神,每逢节日都去拜祭,同时很怕触犯它,路过该地都是小心翼翼的。如果是晚上便不敢去了。在那劳屯附近,有一块叫南丹的肥田,据说过去曾有三个人去种过,都因触犯雷公神而相继死去,因而到现在,还没有人敢去种它[34](P214)。一些被视为有神性的自然物,也需小心翼翼,恐防得罪神物。如广西地区常见的榕树,因生态环境适宜,生长茂盛,成为岭南地区独特的优境植物。所谓:“榕树,南海、桂林多植之。叶如木麻,实如冬青。树干拳曲,是不可以为器也。其木棱理而深,是不可以为材也。烧之无焰,是不可以为薪也。以其不材,故能久而无伤。其荫十亩,故人以为息焉。而又枝条既繁,叶又茂细,软条如藤垂下,渐渐及地,藤梢入土,便生根节。或一大株,有根四五处,而横枝及邻树,即连理,南人以为常,不谓之瑞木。”[35](P62)但在少数民族地区,都成为神物。据载:“梧州府署内榕树一株,大八十围,枝叶蟠曲,下垂数亩,望之阴气惨惨,不透日月,时有鬼物作祟,官此地者皆畏之,另筑城墙如小城,围之下设小祠,人莫敢犯”。[36]又海南乐东县黎族,认为蛇神是住在田地里的神,它掌管着一方的土地,如未经向蛇神请示(指祭祀),而乱开荒的话,就是触犯蛇神,将受到惩罚。[37]实际上也是少数民族对生态环境的精神反应。因为海南地区,高温多雨,蛇虫遍地,很容易认为蛇主宰一方土地,而产生畏惧心理。近代华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在特定的宗教日子里,甚至因畏惧而停止一切生产活动,害怕触犯自然神灵。据民族调查,广西隆林德峨区那

文档评论(0)

bhyq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