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卷四刑法真题及预测对比表——徐光华.docVIP

2015年卷四刑法真题及预测对比表——徐光华.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年刑法卷四真题:二、(本题22分)案情:陈某因没有收入来源,以虚假身份证明骗领了一张信用卡,使用该卡从商场购物10余次,金额达3万余元,从未还款。(事实一) 陈某为求职,要求制作假证的李某为其定制一份本科文凭。双方因价格发生争执,陈某恼羞成怒,长时间勒住李某脖子,致其窒息身亡。(事实二) 陈某将李某尸体拖入树林,准备逃跑时忽然想到李某身有财物,遂拿走李某手机、现金等物,价值1万余元。(事实三) 陈某在手机中查到李某丈夫赵某手机号,以李某被绑架为名,发短信要求赵某交20万元“安全费”。由于赵某及时报案,陈某未得逞。(事实四) 陈某逃至外地。几日后,走投无路向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交待了上述事实二与事实四。(事实五) 陈某在检察机关审查起诉阶段,将自己担任警察期间查办犯罪活动时掌握的刘某抢劫财物的犯罪线索告诉检察人员,经查证属实。(事实六)   问题:   1.对事实一应如何定罪?为什么?   2.对事实二应如何定罪?为什么?   3.对事实三,可能存在哪几种处理意见(包括结论与基本理由)?   4.对事实四应如何定罪?为什么?   5.事实五是否成立自首?为什么?   6.事实六是否构成立功?为什么? 犯罪行为人:甲、乙(女) 被害人:李小明(小孩)、李东 甲(1993年7月生)、乙(女,1993年10月生)近期因手头较紧,二人于2011年6月商议如何搞点钱花。后二人2011年6月5日决定在路边随便找个小孩绑架,然后向其家里要钱。在路上,找到了一个三岁大的小孩李小明,二人将其控制时,李某哭闹不停,拼命挣脱反抗。二人便商量先给小孩打一针镇定剂让其安静,以防被他人发现。由于小孩体质较弱,被注射镇定剂后造成重伤。甲、乙二人进一步询问小孩家里的联系方式,小孩子说不清楚自己家的相关信息,甲、乙无法进行勒索。因此二人便商议将小孩卖了,在寻找买主的过程中,警察周某见甲、乙二人带着小孩李小明神色慌张,便怀疑其是拐卖儿童的人贩子,便进一步询问甲、乙二人,甲、乙二人害怕,遂急忙打电话给其朋友丙,将情况告知丙并要求其朋友前来帮忙。丙带领数人赶到现场,甲、乙二人携小孩李小明逃跑。丙将警察周某打成重伤后逃跑。后甲、乙二人顺利将小孩李小明卖给路人农民丁某,得款5000元。甲、乙二人返回住处后发现小孩身上留下了一个纸牌,上面记有联系电话,甲、乙二人用百度搜索了一下该电话号码,发现该电话号码是一上市公司董事长家里的电话,甲、乙二人认为小孩的父亲李东原来是上市公司董事长,顿生悔意。但已经无法联系上农民丁某。甲、乙便给李东打电话:“你的小孩在我的控制之下,请速将十万元带好于明天下午三点钟在你在楼下曙光小区门口交给我,否则,我们将杀害你的儿子。”李东答应了甲、乙的要求后便向警方报警,在警方的安排下,李东准备了十万元钱交给甲、乙,警察迅速对甲、乙二人实施抓捕。乙携款后先行逃跑,甲被警察抓获后将警察陈某打成重伤后也逃跑潜逃(乙对甲的此后续造成警察重伤的行为并不知情)。两天后,甲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案,如实交待了自己的罪行。但由于害怕家人知道自己犯罪的情况,向司法机关隐瞒了自己的真实姓名。两天后,乙主动前往司法机关投案,但投案后又从司法机关逃回自己家中,两天后在家人的劝说下再次主动前往司法机关投案,如实交待了自己的罪行。此外,乙还向司法机关交待了赵某去年强奸自己并造成自己重伤的事实,并协助司法机关抓获了赵某。法院于2011年8月审判此案。 根据上述案情,综合分析甲、乙二人的刑事责任,并结合就二人在量刑上应如何处理、是否应当适用缓刑或者限制死刑适用做出解析。 案例五:盗窃、诈骗、信用卡诈骗相关案例——徐光华的考前预测题 犯罪行为人:甲、乙、丙 被害人:钱某(售货员)、杨某(售货员)、伍某(售货员) 甲、乙二人因手头紧张,欲去商场伺机搞些钱财。来到商场二楼某知名运动衣服品牌店,见售货员钱某在忙于接待顾客李某,顾客李某将其随身携带的包挂在售货员钱某身上就进试衣间试穿衣服去了。甲、乙乘售货员繁忙之际,便欺骗售货员钱某说:“把我们的包还给我们吧!”售货员钱某信以为真,便将顾客李某的包交给甲,甲、乙二人趁机逃跑。后甲、乙又来到另外一个服装专柜,对售货员杨某说谎称试衣,杨某将衣服交给甲,甲试穿后表示衣服不错,但自己身上没有带钱,能不能先将衣服穿走,把乙留在柜台“抵押”,售货员杨某表示同意,甲将衣服穿走后二十分钟,乙趁机溜走。后甲、乙二人来到商场一楼黄金饰品专柜,看到柜台上有一块手表(前一顾客遗忘在柜台的),甲、乙也以为这是其他顾客遗忘在此柜台上的,偷偷拿在手中。后甲、乙在黄金专柜假装购买金项链,待售货员伍某将金项链交给乙时,甲、乙二人趁机将随身带的假项链和此真项链调换,归还售货员伍某假项链。售货员伍某一看就发现项链被调包了,要求甲、乙二人交出真项链。甲、乙遂

文档评论(0)

tcp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