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3C44B0XIIC总线接口功能及应用 小组成员:余军 S 余洋 S 高勇 S Outline IIC总线规范的发展 IIC总线协议概述 IIC总线数据的传输 S3C44B0XIIC总线概述 S3C44B0XIIC总线操作模式 S3C44B0X IIC 接口特殊功能寄存器 IIC测试程序 IIC总线规范的发展 1.0版本—1992 2.0版本—1998 2.1版本—2000 1.0版本—1992 1992 I2C 总线规范的这个版本有以下的修正: 删除了用软件编程从机地址的内容。因为实现这个功能相当复杂,而且不被使用。 删除了“低速模式”。实际上这个模式是整个I2C总线规范的子集,不需要明确地详细说明。 增加了快速模式。它将位速率增加4倍到达400kbit/s。快速模式器件都向下兼容,即它们可以在 0~100kbit/s的I2C总线系统中使用。 增加了10位寻址,允许1024个额外的从机地址。 快速模式器件的斜率控制和输入滤波改善了EMC性能。 注意:100kbit/s的I2C总线系统或100kbit/s器件都没有改变。 2.0版本—1998 I2C 总线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标准,在超过100种不同的IC上实现,而且得到超过50 家公司的许可。但是,现在的很多应用要求总线速度更高、电源电压更低。这个更新版的I2C 总线规范满足这些要求而且有以下的修正: 增加了高速模式(Hs)模式。它将位速率增加到3.4Mbit/s。Hs模式的器件可以和I2C总线系统中快速和标准模式器件混合使用,位速率从 0~3.4Mbit/s。 电源电压是2V或更低的器件的低输出电平和滞后被调整到符合噪声容限的要求,而且保持和电源电压更高的器件兼容。 快速模式输出级的0.6V 6mA 要求被删除。 新器件的固定输入电平被总线电压相关的电平代替。 增加了双向电平转换器的应用信息。 2.1版本—2000 I2C 总线规范的V2.1 版有以下微小的修改: 在 Hs 模式的重复起始条件后,可以延长时钟信号 SCLH。 Hs 模式中的一些时序参数变得更随意。 IIC总线协议概述 对于面向 8 位的数字控制应用,譬如那些要求用微控制器的,要建立一些设计标准: 一个完整的系统通常由至少一个微控制器和其他外围器件例如存储器和 I/O 扩展器组成。 系统中不同器件的连接成本必须最小。 执行控制功能的系统不要求高速的数据传输。 总的效益由选择的器件和互连总线结构的种类决定。 产生一个满足这些标准的系统需要一个串行的总线结构,尽管串行总线没有并行总线的数据吞吐能力,但它们只要很少的配线和 IC 连接管脚。然而,总线不仅仅是互连的线,还包含系统通讯的所有格式和过程。 串行总线的器件间通讯必须有某种形式的协议避免所有混乱、数据丢失和妨碍信息的可能性。快速器 件必须可以和慢速器件通讯。系统必须不能基于所连接的器件,否则不可能进行修改或改进。应当设计一 个过程决定哪些器件何时可以控制总线。而且,如果有不同时钟速度的器件连接到总线,必须定义总线的 时钟源。所有这些标准都在 I2C 总线的规范中。 IIC总线概念 I2C总线支持任何IC生产过程(NMOS、CMOS、双极性)。两线――串行数据(SDA)和串行时钟 (SCL)线在连接到总线的器件间传递信息。每个器件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识别(无论是微控制器、LCD 驱动器、存储器或键盘接口),而且都可以作为一个发送器或接收器(由器件的功能决定)。很明显,LCD 驱动器只是一个接收器,而存储器则既可以接收又可以发送数据。除了发送器和接收器外,器件在执行数据传输时也可以被看作是主机或从机(见表 1)。主机是初始化总线的数据传输并产生允许传输的时钟信号的器件。此时,任何被寻址的器件都被认为是从机。 I2C 总线是一个多主机的总线。这就是说可以连接多于一个能控制总线的器件到总线。由于主机通常是 微控制器,让我们考虑以下数据在两个连接到 I2C 总线的微控制器之间传输的情况(见图 2) 这突出了 I2C总线的主机—从机和接收器—发送器的关系。应当注意的是:这些关系不是持久的,只由当时数据传输的方向决定。传输数据的过程如下: 1)假如微控制器A要向B发送信息: 微控制器A(主控器)寻址微控制器B(被控器) 微控制器A(主发送器)发送数据到微控制器B 微控制器A结束传输 2)如果微控制器A要从B接收信息: 微控制器A(主控器)寻址微控制器B(被控器) 微控制器A(主接收器)从微控制器B(从发送器)接收数据 微控制器A结束传输 在此情况下,主控器(微控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范本.pdf VIP
- 小学四年级英语阅读理解30篇及小学四年级英语作文.doc VIP
- 电梯安装工程管理重难点分析.doc VIP
- 2025年保安员资格证考试题库大全(答案附后面).docx
- 【高考必备】高考总复习系列丛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考点优化设计(第五辑):考点六十三等效平衡Word版含解析[原创精品].doc VIP
- 米家小米智能门锁 E30使用说明书.pdf
-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诚实守信》说课课件.pptx VIP
- 第一单元峥嵘岁月 第1课情感表达 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docx VIP
- 大班幼儿参与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的现状及提升策略.docx VIP
- 省优秀科组申报材料.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