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七下《繁荣的宋元文化》word学案[www.edudown.net].docVIP

北师大版历史七下《繁荣的宋元文化》word学案[www.edudown.net].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6课 繁荣的宋元文化学案 ●精题精讲 例1 两宋之交的文学作品反映出的时代最强音是 A.歌颂祖国壮美的山河 B.揭露统治者的腐朽 C.对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D.对祖国统一的渴望 例2《资治通鉴》记述的历史时期是 A.战国到五代B.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C.战国到北宋D.春秋到五代 ●我夯基我达标 1.宋朝史学有了新的发展,《资治通鉴》是一部( ) A.纪传体断代史B.纪传体通史C.编年体断代史D.编年体通史 2.《资治通鉴》一书的作者是( )A.司马迁B.司马光C.苏轼D.关汉卿 3.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 )A.诗歌B.散文C.词D.小说 4.下列属豪放派词人的是( ) ①苏轼②李清照③辛弃疾④陆游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词的作者是( ) A.柳永B.辛弃疾C.苏轼D.李清照 6.生活在两宋之交的杰出女词人是( )A.文成公主B.王昭君C.李清照D.武则天 7.在词中经常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一直胸怀恢复中原壮志的宋代词人是( ) A.岳飞B.辛弃疾C.李清照D.文天祥 8.我国戏曲艺术成熟的标志是( ) A.京剧的出现B.元杂剧的出现C.豫剧的出现D.瓦舍的出现 9.下列词作品中,风格委婉含蓄\清新淡雅的是( ) A.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B.《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C.《念奴娇·赤壁怀古》 D.《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10.请把题中相应的空缺填充上。 人物 类别 主要成就 史学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 苏轼 宋词 宋词 豪放派词人,《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李清照 宋词 关汉卿 《窦娥冤》 11.阅读下列材料: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请回答: (1)这是哪位文学家的名句? (2)他的词的特点是什么? (3)“三国周郎赤壁”指什么事件? (4)现代诗词作家中谁和他词风类似?你能默写出他们的一些词句吗?请试着写一下。 参考答案:(1)苏轼。(2)豪迈奔放。(3)赤壁战役。 (4)毛泽东的诗词,风格豪放,气魄宏伟,与苏轼的词风类似,像他的《沁园春·雪》《清平乐·蒋桂战争》《水调歌头·游泳》等,都是这种风格的作品。 12.“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的故事情节和“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堪贤愚枉做天!”的台词都出自哪一戏剧?作者是谁?作者写这些情节和台词,反映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窦娥冤》。关汉卿。深刻揭露了元代“官吏们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的黑暗现实,表达了民众怨愤反抗的情绪。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 连线题 苏轼 《清明上河图》 李清照 《念奴娇·赤壁怀古》 辛弃疾 《如梦令》 关汉卿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张择端 《窦娥冤》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 1.《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作者是( )A.苏轼B.苏辙C.苏洵D.辛弃疾 2.构成元曲的是( )①元杂剧②京剧③越剧④散曲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3.你能分别说出下述材料的作者吗?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莫道不消魂,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阅读下面材料: “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 完成(1)~(3)题: (1)材料中“此书”指什么书?作者是什么时代的什么人? (2)此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影响? (3)作者幼年勤奋学习的精神,今天我们应如何借鉴? 答案:(1)《资治通鉴》,北宋史学家司马光。 (2)此书记述了从战国时期的韩、赵、魏三家分晋至五代末年共1362年的历史。全书以与历代朝政得失相关的政治、军事、民族关系为主要内容。该书记事准确可靠,文字简洁生动,对中外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3)发奋自励,严于律己,勤奋刻苦。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 1.以“资治通鉴”为名的意思是( ) A.揭示为君之要B.用来警示百姓C.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D.以经济实力治国家 2.词风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界的词作者是( ) A.李白B.苏轼C.李清照D.辛弃疾 3.散曲起源于( ) A.民间小曲和少数民族音乐B.古代的巫祭C.原始宗教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cp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