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天龙八部:探寻企业管理用人的智慧.docVIP

曾国藩的天龙八部:探寻企业管理用人的智慧.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曾国藩的天龙八部:探寻企业管理用人的智慧.doc

曾国藩的天龙八部:探寻企业管理用人的智慧 引言:曾国藩(1811-1872),湖南长沙府湘乡人。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他创建的湘军屡屡缔造出以少胜多的战役;他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率先举办洋务,开近代风气之先,后人誉为“圣相”。毛主席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意思是,近代所有的先贤,毛泽东只佩服曾国藩。曾国藩的一生历尽周折浮沉,极尽人生睿智,他的功成名就与他的治军、用人之道密切相关。今天投融君就与大家一起探寻这位号称立言、立德、立功三不朽的“古今完人”,他有哪些管理用人的智慧值得我们在企业管理、修身处世中学习、借鉴呢? 一、曾国藩的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其实并不是教人变得世故、圆滑、全无棱角,而是以中庸之道低调做人,高标准处世。曾国藩一世功名显赫、位极人臣,却得善终,这得益于他不贪图功名利禄、勇于功成身退的冷静心态,和进退自如、大智若愚的雍容气度。愿诸君也能像曾国藩一样的为人处世,或做官,或为民,不管做什么,都能游刃有余,谦虚谨慎,与人为善,不争强斗胜。从容地对待人与事,虔敬地对待天和地,最终有一个平静祥和的福祉,这是人生最重要的。 二、天天学习,日日进步 曾国藩的好读书是出了名的,他家训中申明了这一点,要求子孙要日日读书。他小时候家境并不富裕,还是借钱买了一部二十三史研读,并把每日读十页书的习惯一直保留到晚年,他在组建湘军打败太平天国的过程中也应用了很多古人的智慧。如今我们很多企业管理人士都声称太忙了根本没时间读书——难道你会比一个日理万机的宰相还要忙吗? 三、企业家要会作秀 做秀是一种艺术,秀做好了就会让管理得心应手,对提高管理效果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曾国藩有三次秀做的非常成功。限于篇幅,我们列举其中一次比较精彩的案例:与太平天国的首战就兵败靖港,曾国藩在船上捶胸顿足,仰天长叹,然后就要跳江自杀,众将死活把他拉住没让他跳下去,难道是他真的想死?要真的想死的话就太容易了,再说以他的定力也不可能因为一次失败而轻生,他是借此显示自己的责任感与屈辱感,引发属下的愧疚之情、激发士兵受辱后报仇的斗志。 为什么乔布斯和马云有如此高的明星效应?是企业成就了他们,还是他们成就了企业?1980年,前福特汽车公司总裁艾科卡以首席执行官的身份出现在自己公司轿车的广告中;今天,陈欧出镜聚美优品广告“为自己代言”,新浪首页上CEO汪延向大家推荐“爱问”搜索引擎。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大量类似的案例:比尔·盖茨、王石、雷军、李彦宏、罗永浩……他们既是企业家,也是社会名人。他们将自己的个人形象与产品及企业联系在一起,不时出镜参加活动,制造舆论话题,让大家快速记住他们的企业或产品,有助于促进产品的销售和企业声誉的建立。 四、求才若渴,不拘小节 纵观曾国藩跌宕起伏、纵横捭阖的传奇一生,他所取得的不世之功,与其识人、选人、育人、用人的高超技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求贤若渴,通过各种途径挖掘为己所用的人才,而且一再的指示自己的朋友、下属、兄弟为自己搜罗、荐举可用之才。他组建的“智力资源库”自古罕见,近世无匹,号称“神州第一幕府”,鼎盛时期幕僚人数达400余人,其中官至三品者达47人,位至督抚者33人,一时形成“名臣能吏,半出其门”的局面。 曾国藩培养、笼络人才的标准大致有24字方针:尽力挖掘,无私举荐;不拘小节,用人所长;遍布天下,四处开花。比如,左宗棠这个人不懂礼貌,见谁损谁,但曾国藩看中了左宗棠的才气,将其纳入接班人体系,使左宗棠有机会发展,在浙江、福建从平头百姓做到了闽浙总督。再比如,李鸿章最初是曾府里的幕僚,可曾国藩发现了李鸿章所具有的超常洞察力,于是将其纳入重点培养对象,常常找李鸿章一起出谋划策对其进行有意训练。正是曾国藩竭尽心思的挖掘、培养人才,李鸿章才有机会走到大清王朝的高层管理岗位。 五、武人给钱,文人给名 曾国藩认为,“处此乱世,愈穷愈好”,身居高官,“总以钱少产薄为妙”。 “功不必自己出,名不必自己成”,“功成身退,愈急愈好”。他不爱钱,不爱名,他的钱财功名都用来激励人才了——“武人给钱,文人给名”,即以厚赏来得兵将之勇,以名位来换幕僚之智,皆大欢喜,军心一统。通过不停的举荐,曾国藩的幕僚“几乎人人皆有顶戴”。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曾国藩不怕部属与自己同职齐名,鼓励他们“自立门户”“自辟乾坤”,并为之铺路搭桥。也正是这样,才有了后来李鸿章、左宗棠等人的大放异彩。 除了出手大方,曾国藩还从长期实践中归纳出激励人才的四大方法 “教诲”、“甄别”、“保举”、“超擢(越级提拔)”。马云说员工要跳槽,无外乎两种原因“一是钱没给够,二是人受委屈了”。曾国藩对下属可谓要钱给钱,要名给名,还无私举荐,不怕别人的成就超过自己,事事以身作则,因此,属下从士兵到将领,无不视他为楷模。 六、敬天爱人 曾

文档评论(0)

docinpp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