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植物内生菌发酵培养基的初探_药学论文.docVIP

植物内生菌发酵培养基的初探_药学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物内生菌发酵培养基的初探_药学论文 植物内生菌发酵培养基的初探_药学论文 作者:陈云 曹艳茹 蔡祥凤 赵立兴 段若玲 徐丽华 【摘要】 从高活性菌株到获得高产量活性产物之间,发酵是一个重要环节。本研究设计4种内生菌发酵培养基,对89株分离自傣药植物且具有高抗菌活性的内生菌及5株潜在放线菌新种进行摇瓶发酵,发酵液的提取物用3种展层系统作薄层色谱(TLC)展层,用UV(254nm、366nm)和茴香醛试剂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用1号和4号培养基发酵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的种类最丰富,2号和3号培养基产生的较少;用II号展层系统(氯仿∶甲醇=4∶1)和III号展层系统(正丁醇∶乙酸∶水=4∶1∶5)作TLC层析,检测到的产物最多;3种检测方法以茴香醛检测到的代谢产物最丰富。对每一株菌而言,产生最多产物的发酵培养基各不相同,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次生代谢产物,不同菌株选用的发酵培养基不一样。探究适合的发酵培养条件,为活性产物的分离、制备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植物内生菌; 发酵培养基; TLC ABSTRACT Fermentation of 89 endophytes and 5 novel species candidates of actinomycetes were carried out by four different fermentation media. Three developing systems were used for chromatography of TLC. UV 254nm, 366nm and anisaldehyde as a chromogenic agent were used for detecting compounds of these strain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etabolites of these strains were the most abundant when these strains were fermented in No.1 and No.4 media, and only few in No.2 and No.3. Metabolites of each strain we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media. More metabolites could be detected when the TLC was carried out in system II (chloroform∶methanol=9∶1) and system III (butanol∶acetic acid∶water=4∶1∶5) with anisaldehyde test solution. These result established a base for designing of fermentation medium,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effective compounds for discovery of new leader compounds from endophytes. KEY WORDS Plant endophytes; Fermentation medium; TLC 至今已描述的放线菌达40个科、180多属、4000多种[1],从中发现的生物活性物质达11000种之多[2],目前临床和农牧业上应用的抗生素有60%以上是放线菌生产的。当今要从普通环境微生物发现新的生物活性物质越来越困难,其中去重复就是一道难题[3]。但是,自然界仍然存在至少90%以上的未知微生物[2,4~6],其中植物内生菌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7]。为了充分利用云南丰富的植物内生菌资源,从中发现更多的新活性物质,近3年我们从云南西双版纳采集50科、96属的傣药植物样品123份,分离到内生菌1673株,用7种作物病原菌、4种肿瘤细胞模型,筛选到抗菌、抗肿瘤高活性菌株230株。从高活性菌株到获得高产量活性产物之间,发酵是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对89株植物内生菌和5株放线菌潜在新种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初步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菌种 从云南西双版纳傣药植物分离筛选到89株抗肿瘤、抗作物病原菌的高活性内生菌菌株,其中50株放线菌、10株真菌、29株细菌;另外有5株具有抗菌活性的放线菌潜在新种,共94个菌株。 1.2 斜面培养基 真菌 PDA固体培养基[8]。 细菌和放线菌 酵母膏4g,葡萄糖4g,麦芽膏5g[9],复合维生素3.75mg,微量盐1ml/L,琼脂20g,1L水,pH7.2。 复合维生素 维生素B1 1mg,维生素B6 1mg,核黄素1mg,烟

文档评论(0)

wyj1992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