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写作》(选修)第二单元教案:
借我一双慧眼
——观察、选择、提炼
淮安市楚州中学 金国春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进一步懂得观察生活在写作活动中的重要意义,能在平常生活中逐步养成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的习惯,并学会观察生活的一般方法与手段。
通过学习,学会表现生活、提炼主题的一般方法。
学生在写作实践中能落实“写具体”的原则,并努力“写生动”,逐步养成质朴的文风。
教学重点:
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的习惯养成。
教学难点:
实践中落实“写具体”的原则,养成质朴的文风。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写作时,一般首先会碰到一个难题,这就是“写不出”。此时想得最多的问题恐怕就是“如何把文章写长”。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的方法便是写具体,而要写具体,就得依赖细致的观察。那么,如何观察呢?今天就来学习《借我一双慧眼——观察、选择、提炼》。
方法指导。
观察的方法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种方法:
⑴多角度观察。
观察事物,首先要解决观察点问题。观察点即观察者所处的位置与所取的角度。位置有远近高低,角度有俯仰正反,既考虑位置又考虑角度,就产生出更多的角度来,对于这一点,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⑵分割观察。
把整体事物分割开来,一部分一部分观察,这就是分割观察。比如,一个剧场,我们可以把它分割为舞台和观众席,舞台又可分为前台和后台,这是空间分割,还可以作种类分割,分割之后还要注意合成。分割,是为了观察的具体细致;合成,才能保证表象的完成整。
⑶跟踪观察。
跟踪观察并不要求观察者对观察对象如影随形,而只是强调观察的连续性。比如,一种动物的习性,昼夜表现不一,四季各不相同。为了弄清这种动物的习性,自然需要跟踪式的连续观察。
⑷比较观察。
事物的特点往往在比较中才能鲜明地显示出来。比较可分为纵比和横比。纵比是观察对象自身不同阶段的反映、表现的比较。横比是不同观察对象在同一时期或同一环境下的相互比较。
观察过程中的两个注意点:
⑴观察要捕捉特点。
观察事物时,要善于探幽索微,捕捉特点,因为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梁山上的一百零八壮士,个个栩栩如生而又性格各异,正是施耐庵在生活中努力把握人物个性的结果。
⑵观察要加强情感体验。
观察者在观察中一定要加强情感活动,精细地体验这种情感活动,在观察某一场所、某一事件或某一景物时,不仅要注意具体的景物、人物或事件的发展,还要努力感受笼罩着某个特定场合的气氛和情调,以保证作者在行文时找准文章应有的基调,为写出某种韵味提供基础。贾平凹的《静虚村记》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选择与提炼的原则。
⑴“写具体”并不等于像照相机那样将生活不分主次、不分巨细的照抄,而是要有所选择,有所取舍。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提炼”的过程。在写作实践中,一般情况下选择材料和提炼主题是同时进行的。确立了写作主题,就必须有材料来表现。有时,我们发现一个很好的素材,提炼出主题,再围绕主题选择更丰富的材料。
⑵选择材料、提炼主题要坚持围绕主题选材的原则。如果说中心是文章的“灵魂”,那么,材料便是“血肉之躯”。中心蕴含在具体的材料之中,材料是为表现中心服务的。选择材料必须以能否表现主题为标尺来决定取舍。凡是有利于表现主题、突出主题的材料,就应该选用;凡是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就应该不用或少用。即使是新鲜、具体、生动的材料,也要“忍痛割爱”。
走进现场。
研读朱自清的《白马湖》、丰子凯的《吃瓜子》,思考、讨论:朱自清、丰子凯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生动传神的文字?他们是如何观察的?
明确:1、离不开各自对描写对象的观察,而这种观察又是带着一颗慧心和用一双慧眼来进行的。2、全面、细致是这两段文字在描写景物和刻画人物上具有的共同特点,也可以说是作者观察的特点:一是观察全面细致,二是捕捉特点进行观察。
活动体验。
阅读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讨论:作者的写景的观察点和观察角度共有哪些?他⑴为什么要选择这么多的观察点和观察角度来描写景物?
明确:两个观察点和角度:一是山上、近看、局部;二是远远的山下、仰望、远观。⑵好处:一是为了多角度地写出小屋的恰如“空中楼阁”的特点,二是通过这样多角度的描写,充分表达自己对小屋的喜爱。
阅读贾平凹的《静虚村记》,发表对这篇文章的看法。
明确:两种观点,后者无疑是正确的,而前者是片面的。因为,观察生活看起来是一种客观活动,实际上是带有很大主观色彩的。换句话说,不带感情描摹的景物和实录的事件是很难感动人的。
阅读鲁田的《木屐》,讨论:文中共写了几件“我”与木屐的有关的事情?作者为什么要写这几件事情?这与主题的表现有着怎样的关系?
明确:⑴写了三件事:小时候,“我”在爸爸背上听木屐敲击土地的声音;长大一些后,爸爸再次背“我”,“我”看见零乱而不规则的脚印;“我”谎称丢了木屐,爸爸连夜做了一双木屐。⑵这几件事看起来各不相干,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6.4.3 余弦定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
- 电力网络规划设计毕业论文.docx
- 竣工测绘及资料编制方案.doc VIP
- 2025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考试试卷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TBBZ型高压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使用说明书-山东泰开电力电子有限.DOC
- 乙肝和丙肝血透病人的护理.pptx VIP
- 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与健康知识模拟练习题.docx VIP
- 竣工验收综合报告(污水处理厂).doc VIP
- 基于腰椎MRI影像的骨密度评估:新型评分方法的探索与验证.docx
- 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试验报告.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