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八大工程建设规划.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正是在这一不利情势下,省政府立足产业的转型升级,果断推出了未来三年“八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这一规划除了将对煤炭、焦化、冶金、电力四大传统产业进行能量“积聚”外,还将重槌击打装备制造、煤化工、新型材料和食品工业四面旗鼓。   稍加联系我省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理路就可以看出,传统的四大支柱产业体现了山西的优势,在山西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从山西应对危机、着眼长远的要求来看,仅靠这四个产业来支撑显然是不够的。这主要是因为我省四大传统支柱产业均系资源型产业,如果仅以此为支撑,不管其结构如何优化,恐怕都很难走出对资源过度利用的老路;同时,单一的产业结构无法适应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容易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所以具有相对集约洁净特点的“新四项”产业就是我省因地制宜作出的科学选择。   然而,如今令人深思的可能并不是我们山西将要发展哪项产业,而是如何发展这项产业。因为“调整”和“振兴”的潜台词是:规划的出台不仅仅是为了应对一时的危机,更重要的是着眼长远。因此,规划的目标是:让产业从“大”到“强”。   有规模才有竞争力,有资源禀赋的传统产业必然要实现从“大”到“强”的转变。以钢铁业为例,近年来我国钢铁企业的龙头宝钢、武钢在国内大举“攻城略地”,先声夺人地实施跨地区重组战略,河北的邯钢和唐钢“联姻”,不甘人后地组建了河北钢铁公司。而我省的钢铁企业多达200家,但能称得上大型的唯有太钢一家。我省冶金业重新洗牌、凝聚实力已势在必行,所以《规划》提出了2011年全省钢铁企业减少到50家左右,2015年更是要控制在10家以内。   再以煤炭业为例。我省是产煤大省,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态势必须扭转,而保增长的政策又给山西莫大的压力,所以,关停并转、提质限量等经济与政治、市场与计划的“组合拳”必然要“该出手时就出手”。《规划》提出到2010年全省矿井数量要从目前已经缩减的2810处继续压缩至1000处,2011年大集团煤炭产量占到全省的75%以上。针对我省是铸造大省和第一产镁大省的优势,装备制造业也确立了从“大”到“强”迈进的“八大任务”,攥紧了拳头准备构建全新的产业格局。   要从“大”到“强”,就不能不更加注重产业间的关联度,形成大的“产业网”,结成“瓷实的经济体”。食品工业密切关联着一二三产业,既可以促使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扩大农民就业,又能带动配套的包装、印刷和设备制造业,甚而推动旅游业和带动服务业。电力工业将带动装备制造业,而装备水平上去了,企业就能大力发展节能降耗的循环经济,应用最先进的工艺技术生产高品质的产品。2011年确保每个地级市至少有一个大中型热电厂的战略就直接关联着电、焦、煤、气等产业。可以说,这样的发展才是能让我省经济“滚雪球”的大发展。   危机就是转机,“三个发展”昭示我们:八大产业的调整和振兴已不仅仅是我省一次意义巨大的变化,更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变革。 向您推荐????[国内资讯??国际资讯] 《山西省食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详细解读 加快发展食品产业是不容错过的历史机遇——   “国家出台的轻工业振兴规划,为我省的食品工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性战略机遇。食品产业是八个产业中省委、省政府首次明确提出作为新的支柱产业来重点培育的,它将为我省的食品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在5月17日的山西省八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培训会上,省食品工业办公室崔元斌主任对《山西省食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作了详细解读。   他认为,在八个产业中,食品产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另类”。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食品产业是八个行业中唯一一个与能源原材料不直接相关或者相关性较低的产业。煤炭、焦化、电力、冶金、煤化工、装备制造、新型材料七个产业都与能源原材料直接相关甚至高度相关。此外,食品产业是八个产业中政策限制最少的。因此,对于我省这样一个以大宗能源原材料生产和输出为主的省份来讲,食品产业首次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新的支柱产业来重点培育,确实是一件让人振奋的好消息。   据调查,我省发展食品产业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特色食品资源优势,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酒、醋、乳、肉、食用油、饮料、小杂粮、干鲜果蔬、淀粉制品、功能食品、方便食品等门类较全的食品工业体系。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268家,实现销售收入235亿元,同比增长12%。但我省食品产业仍存在问题。一是总量较小,食品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不足3%,在全国列第27位;二是结构不优,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三是缺乏具有引领作用和龙头地位的大型现代化食品企业;四是装备水平不高,现代食品制造技术在我省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才刚刚起步;五是品牌产品较少,缺乏在国内国际市场具有统领位置的大牌产品。   作为该规划起草的组织者、参与者之一的省食品工业办公室崔元斌主任认为,加快发展食品产业是我省一次不容错过

文档评论(0)

书房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