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县政府年终工作总结
2013年政府工作回顾
一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凝心聚力,苦拼实干,奋力推进四大战略,全力加快五项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4.4亿元,增长13.4%。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620元,
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61元,增长15%。除地方财政收入外,年初制定的主要经济发展目标基本完成,年初承诺的各项民生工程切实兑现。
一、突出加快发展,推进结构调整,发展空间不断拓展
——坚持园区承载,新型工业稳步发展。硒谷工业园基础设施二期工程建设完工。富硒魔芋、绿安大蒜、天源食品、山东新稀宝、金星烟花爆竹等入园企业加快建设。新进入园企业5家,总数达15家,聚集效应逐步显现。积极发展“飞地经济”,计划融资2亿元,征地1500亩,建设恒紫循环产业园。完成工业投资10亿元,富硒矿泉水、锆刚玉二期建成投产。新增规模企业7户,其中产值过亿元企业3户,规模企业达到30户,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2亿元,增长30.2%。新增个体工商户1516户、企业106户,总量分别达到10193户和866户,新增限上商贸企业8户,非公经济占GDP比重达45.6%。
——坚持产业富民,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全国富硒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通过国家验收,实现了西北地区国家级“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零的突破。11家茶叶企业成为创建知名品牌骨干企业。我县荣获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称号。完成xxxx种育苗846亩,新建茶园5000亩,改造低产茶园1万亩。技改红茶生产线12条,建成陕青茶加工点35个。全年茶叶总产量达到4188吨,实现茶叶综合收入11亿元。建设现代农业园区15个,打造市级农业园区5个。发展魔芋3万亩、厚朴3万亩、烤烟7000亩、设施蔬菜2156亩、大水面养殖4700亩,建设万头养殖场3个、千头养殖场5个、林下养殖场11个。完成农业增加值10.6亿元,增长5%。
——坚持文旅带动,第三产业提速发展。拿出200万元支持文化建设,民歌舞台剧《茶山情》正式公演,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xxxx民歌、富硒美食在中省媒体得到有效宣传推介。真人诚信文化园、xxxx阁主体完工,成功创建文笔山AAA景区;北五省会馆壁画和川主馆修复完成,富硒茶文化产业园一期工程基本竣工,“一江两岸”景点加快打造,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9亿元。建成商贸物流配送中心1个、“镇超工程”6个、“万村千乡市场工程”50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3亿元,增长14.5%。
二、依托项目建设,加大投资力度,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项目争取力度加大,争取到位资金14.4亿元。开工建设154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4.5亿元,增长27.9%。文笔山公园二期工程、县医院综合住院楼、县城江南防洪工程竣工,西门河、xxxx港跨汉江大桥即将建成通车。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策划包装招商项目60个,签订投资5000万元以上招商项目12个,其中亿元项目6个,项目总投资29.8亿元,全部落地建设,完成到位资金24.3亿元,位居全市第一。成功引进道教养生谷和任河漂流旅游综合开发项目,为生态旅游发展增添了后劲。
三、推进城乡统筹,拓展城镇空间,发展面貌深刻变化
——县城建设亮点纷呈,品位逐渐提升。启动城乡一体化规划编制,完成《县城总体规划》、河堤路等8个片区专项规划和20个集镇总体规划,实现城镇规划全覆盖。西门河新区、仁和国际社区、尚都滨江商业街、江南防洪堤等县城十大工程扎实推进,河堤路综合改造完成东段拆迁。建设保障性住房4066套。启动国家园林县城创建,县城规划区绿化覆盖率达36.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8.1㎡,城市更加整洁靓丽。
——集镇建设统筹推进,骨架不断拉大。实施移民搬迁3000户11400人,建设集中安置小区28个,上楼安置2548户,集中安置率达到84.9%。建设特困户安置房305套,避灾周转房120套。有条件农民进城入镇10808人。蒿坪、双桥等10个重点镇启动建设,洞河、焕古库区移民重点镇建设加快推进。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4%。
——发展条件不断改善,基础逐步夯实。开工建设县城后备水源工程,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81处,解决近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完成紫洄路二期改造和桑红、蒿汉公路安保工程,建成通村示范路114公里、县乡示范路40公里、通村水泥路30公里、连户路124公里。改造30个村电网403公里,完善30个移民小区供电网络。实施整村连片开发25个村,全县1.5万绝对贫困人口脱贫。
——环境治理力度加大,生态优势凸显。扎实推进省级生态县创建,成功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