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海省青海师大附属第二中学高一语文《琵琶行》课件.ppt
典型境界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此时无声胜有声”,此句道出了“无声”与“有声”之间的辨证关系,道出了音乐上停顿的奇特功效。在特定的场合下,乐曲的暂时休止比连续不断的演奏更能触动人们的心弦,更易让人受到感染。创造出了曲止情续、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 余音绕梁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用悄寂无声的环境来衬托演奏的效果,乐声 已停,然而余音绕梁,经久不息,人们还久 久沉醉在音乐创造的氛围中。“悄无言”的 寂静,实则是充满了感情的时刻,听众的忘 情和如痴如醉的神情,从侧面烘托出琵琶女 技艺的高超绝妙。诗人所创造的这个画面, 有着及其感人的艺术魅力。 典型感情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这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诗人和琵琶女虽然经历、地位不同,但都有着共同的不幸遭遇和艰难处境,生活都同样地飘零、凄凉、失意。诗人把对琵琶女的深挚同情、对自己被贬的满腔幽怨以及对冷酷现实的强烈不满完全融合在一起了。正因为这两句诗揭示出了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情绪,所以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广泛的同情。 年轻美貌——年长色衰 门庭若市——孤守空船 夕日欢笑——今日辛酸 夜梦往事——孤寂伤感 年轻时 年老时 起对比反衬作用 被贬江洲 病卧浔阳 本是京城女 去年辞帝京 名满京都的艺人 才华横溢的诗人 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 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 同忆京城,天涯人对天涯人; 同叹年华付流水,苦情人对苦情人; 同感处境悲凉,断肠人对断肠人; 同滴辛酸泪,流泪人对流泪人; 同泄音乐情,知音人对知音人; 同望天涯明月,寂寞人对寂寞人…… 琵琶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但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被侮辱的歌女形象。琵琶女对自己的凄凉遭遇、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表示了积聚已久的愤懑之情,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强烈控诉。 但是诗人笔下的琵琶女没有认识到昔日卖笑承欢、醉生梦死的生活是一种被摧残的痛苦生涯,相反还抱着炫耀、追恋、惋惜的态度。她只是悲叹红颜易老、繁花早逝,却没有从自己的不幸遭遇中得到觉醒。 主 题 《琵琶行》是一首歌行体的长篇叙事诗,颇富抒情色彩,它是白居易感伤诗的代表作。鉴赏诗歌要准确而深入把握艺术形象。长篇叙事诗多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现主题。 《琵琶行》主要叙述了诗人与一飘泊江湖的长安歌伎邂逅相遇,并被其琴声和凄苦身世感动的故事。 写作艺术 1、层次分明,故事完整。这是一篇叙事诗,从作者江头送客闻琵琶声、寻声邀弹者相见写起,接着写琵琶女演奏、倾诉身世,最后写作者触发迁谪之感而收束全篇,层次分明,结构紧密。 2、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强烈的抒情气氛贯彻始终,诗歌所叙之事本身饱含感情成分,而景色的渲染,情节的描述,人物的自白,又都渗透着感情,使诗歌的故事性和抒情性融合无间。 3、刻画细致,语言生动。人物的举止神态,通过细节描写,把内心活动也细致入微地表现了出来。如诗中琵琶女自述身世的话,写得生动、形象、简洁。 (二)有争议的问题——关于《琵琶行》主旨的不同理解。 1.认为这首诗倾诉着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怨愤,诗人与琵琶女之所以能结为知己,就是因为他们相互从对方的身世中看到了各自的不幸,而诗人又领悟到了双方不幸的真正原因。 2.认为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关怀和对封建社会黑暗的揭露,琵琶女的身世集中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践踏、被侮辱的中国妇女的悲惨命运,而这一点也恰恰是作者与之产生共鸣的基础,而作者自己的身世的注入,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 3.认为这首诗是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有力控诉,但也反映了作者的软弱性,在诗中,作者同情琵琶女,又自伤迁谪,基调低沉,伤感味较重,流露了患得患失的思想。 4.认为琵琶女不值得同情,作者宣扬的是宿命论思想,首先,诗中看不出琵琶女有“被压迫”过、“被侮辱”过、“被损害”过的地方,并无值得同情之处,这个形象不过是作者借以寄托“失意情怀”罢了。第二,作者与琵琶女的同病相怜,仅仅着眼于形式的相同,从而回避了现实中的严峻的政治问题,流露的是颓废伤感的情调,宣扬的是宿命论的思想。 课后思考题 闻声作叹息 《琵琶行》结构图 月夜弹琵琶 凄凉话身世 满座皆掩泣 却坐促弦急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翻作琵琶行 月夜听琵琶 歌女的身世 诗人的感受 故事情节 明线(实) 感情波澜 暗线(虚) 讨论:这首诗是如何表现乐声美妙的? 1、以声喻声,声中有情,声中有形。用一连串比喻(博喻)来描写虚渺飘忽,过耳即逝的无形的音乐,不仅以读者熟悉的种种声音来形容读者比较生疏的琵琶声,还使读者在闻其声的同时能见其形 ,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2、直接妙语点睛,通过对乐声的描写评价来揭示乐曲的无穷含蕴。 3、通过听者的反应间接表现乐声的美妙,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3届新课标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Ⅱ 第2单元 考点2《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ppt
-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3届新课标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Ⅱ 第2单元 考点3《伟大的历史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ppt
-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3届新课标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Ⅱ 第2单元 考点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ppt
-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3届新课标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Ⅱ 第3单元 考点1《新航路的开辟与殖民扩张》.ppt
-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3届新课标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Ⅱ 第3单元 考点2《两次工业革命与走向整体的世界》.ppt
-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3届新课标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Ⅱ 第3单元 考点3《罗斯福新政》.ppt
-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3届新课标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Ⅱ 第3单元 考点4《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ppt
-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3届新课标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Ⅱ 第4单元 考点1《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探索》.ppt
-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3届新课标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Ⅱ 第4单元 考点3《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ppt
-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3届新课标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Ⅲ 第1单元 考点1《百家争鸣与儒学的兴起和成为正统思想》.ppt
- 青海省青海师大附属第二中学高二语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课件 .ppt
- 青海省青海师大附属第二中学高二语文《新城道中》课件.ppt
- 青海省青海师大附属第二中学高二语文《祭十二郎文》课件.ppt
- 青海省青海师大附属第二中学高二语文《积雨辋川庄作》课件.ppt
- 高一生物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同步备课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 高一生物 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同步备课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 高一生物 2-2 《基因在染色体上》同步备课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 高一生物 2-3 《伴性遗传》同步备课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 高一生物 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同步备课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 高一生物 3-2 《DNA分子的结构》同步备课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