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3届新课标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Ⅱ 第2单元 考点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pptVIP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3届新课标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Ⅱ 第2单元 考点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3届新课标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Ⅱ 第2单元 考点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ppt

中国第一条铁路建于上海,由英国人兴建,后被清朝地方官员买回并拆毁。而正式使用的第一条铁路和蒸汽机车则是由李鸿章兴办的开滦公司煤矿所建。 中国第一条自己修筑的铁路——京张铁路,詹天佑是建设铁路的总工程师。但由于清政府的昏庸愚昧和闭关锁国的政策,到1894年,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仅修建约400多公里铁路。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铁路里程达到2.18万公里。到2003年底中国铁路只有7.3万公里。50多年只增长了5万公里,人均不足一根烟长,至201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1万公里。 【运用提升】民国时期,皖南徽州地区“书报之传递不易也,而新闻绝少……货物之输运不便也,出者停滞,入者价贵”。江南铁路通车后,“一般民众往日之穿土布者,今日多改为洋布;往日之用自制器具者,今日多改为舶来品……徽州,已变成了都市,徽州人一向守旧的思想,也因而起了划时代的变化”。上述材料说明铁路使徽州( ) ①商品价格日渐下降 ②市场上洋货流行 ③思想观念逐步解放 ④生活习惯日趋文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从题干来看,江南铁路通车后,并没提及商品价格问题,因此排除所有带①的选项,答案应为C。 1.(2011·江苏卷)右图为民国年间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的广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该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 ②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③广告主要宣传了博士帽的实用功能 ④帽式的差异体现出男尊女卑的观念 A.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西式帽”的出现,表明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广告未宣传博士帽的实用功能;帽式差异体现不出男尊女卑的观念。 2.(2010·山东卷)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 ) 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 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清末民初,成立了很多新式学堂,传授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出现了“大足板子毕业生”。这比前面的“烂秀才”,埋头攻读四书五经,只知“之乎者也”,是文化教育的显著进步。所以排除②选项。其他选项很容易从材料中分析出来。 3.(2010·天津卷)“盖天津(城)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这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显著特点是( ) A.以老城区为中心不断扩展 B.伴随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发展 C.由城市周边的不断开发而发展 D.伴随工商业的发展而发展 【解析】由“沿河流”到沿“铁道线”再到“沿电车道”,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随交通方式变化而发展。 4.(2011·福州模拟)1865年,两广总督毛鸿宾致总署函:“此(铁)路一开,遂为外国火车独行之路,中国马车既难与之并驾齐驱,更不堪其横冲直撞,势将断绝往来,商民交割。……且内地股匪未靖……必乘机煽动,作梗生端,即外国人在中国者,亦不能平安无事。”此函隐含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 A.毛鸿宾属于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B.当时修铁路受到守旧势力的阻碍 C.因列强的干涉中国当时不能自主修铁路 D.太平天国运动威胁到筑路安全 【解析】题中毛鸿宾认为修铁路有马车不能用、股匪作乱等弊端,这是守旧势力的主张。 5.(2011·厦门模拟)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人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对“断发”问题理解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提出“断发”主张 B.“断发”具有反清革命色彩 C.人们的平等观念有了某些增强 D.革命引起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 【解析】同治、光绪年间,中国留学生在西方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刺激下,纷纷“改装去辫”。戊戌维新期间,康有为上书光绪皇帝,建议“断发、易服、改元”,但终因变法失败而未能实现。据此A项说法错误,B、C、D三项符合辛亥革命后的社会现状。 6.(原创)伊朗门事件、克林顿丑闻事件、美军虐俘事件、西方其他国家高级官员的丑闻屡屡被曝光,这突出反映了( ) A.西方国家民主政治进程出现曲折 B.政府完全处于公民的监督之下 C.第三次科技革命负面影响增大 D.报刊、网络和电视等媒介监督作用增强 【解析】考查媒体的监督作用。越来越多的官员的丑闻以及其他政治相关问题通过媒体披露,起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 7.时代不同,人们的消费观念也不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高中辅助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