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下)安全教育教案.doc
1、珍爱生命,健康成长
教学目的:
通过学生认识安全标志、学习有关交通、防火防电、饮食等方面的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防范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阅读感悟,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你知道吗?
意外伤害成为我国儿童“头号杀手”
据报道,中国儿童死亡原因中的26.1%属意外伤害。每年我国有1.6万多名中小学生因中毒、溺水、交通事故、自杀等原因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因意外事故而早早的离开了人世。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10%的速度增加,全国死亡监测网的报告也显示,无论城市或农村,意外死亡均为1-4岁儿童的第一外死亡,死亡率高达685-941/10万。这给独生子女占相当比例的中国父母带来极大忧虑。
尽管各地报道的死亡率和死因顺位不同,但绝大多数调查结果表明,儿童意外伤害成为我国0-14岁儿童死亡的首要因素,也是儿童致残的第一位原因。目前每年约有16万0至14岁儿童死于意外伤害,约有64万儿童因伤致残。儿童意外伤害已经超过4种常见儿童疾病(肺炎、恶性肿瘤、先天畸形和心脏病)死亡的总和,不仅导致儿童伤亡、残疾,而且严重影响到了儿童的身心健康、正常发育和学习。
2、让学生自由读“你知道吗?”
3、通过读,你们了解了哪些信息?根据你了解的信息,你想说些什么?
4、学生读后交流。
引入课题:珍爱生命 健康成长
二、探究新知
过渡语:老师知道,我们的班主任、课任老师对各位同学进行了多方面的安全教育。
今天我想从交通安全、防火放电安全、饮食安全、地震安全四个方面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希望大家能从中有所收获。
(一)交通安全
过渡语:我们每个人天天都要走路,走在路上一定要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防治交通事故的发生。
1、出示温馨提示
(1)请听小博士的温馨提示。听了小博士的温馨提示,你有哪些收获?
(2)同桌交流 指名汇报
2、出示交通安全顺口溜。
3、警察叔叔的提醒
4、认识常用的安全标志。
(二)防火放电安全
1、出示温馨提示
(1)火灾发生时该怎样报警呢?
(2)同桌交流 指名汇报
2、出示“火灾发生时逃生与自救”的方法。
3、出示“生活小常识”。
(三)饮食安全
1、什么是食物中毒?
2、预防食物中毒要做到以下几点。
3、下面小朋友的说法,你认为正确吗?
(四)地震安全
地震中如何避险自救呢?
出示“学校避震小窍门”
三、判断对错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张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探讨了安全方面的话题。安全连着你、我、他,让我们人人牢记安全守则,快乐、健康成长。
五、课后小调查
调查你生活的社区中小学生在2010年因食物中毒、溺水、交通事故、自杀等原因非正常死亡的人数有多少?
2、春季疾病预防教育
教学目的:
知道常见的春季传染病,了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培养健康的体魄。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日常生活的一些患病现象导入本课。
二、讲授
(一)、基本知识
1、水痘
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诊后6日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疼、全身倦怠等前期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不治而愈。
2、流行性腮腺炎
病人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疼、无力、食欲不振等前期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
3、流行性感冒
流感病人为传染源,主要在人多拥挤的密闭环境中经空气或飞沫传播,亦可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分泌物而传播。患病时出现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症状,还可出现肠胃不适。
4、麻疹
麻疹病人为传染,主要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病人的鼻咽喉分泌物传播。患病初期出现咳嗽、流涕、发热、眼红及口腔内出现白点;3至7日后皮肤会出现斑丘疹,通常由面部扩散到全身,维持4至7日,亦可长达3个星期,留下褐色瘢痕或出现脱屑;病重者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脑部会受到影响,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5、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病人和隐形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重病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
6、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传染源主要是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家畜、野禽)以及鸟类。主要经呼吸道感染,也可能会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粪便和受污染的水而感染,但是尚未发现人与人之间有效传播的证据。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非常相似,主要表现为高热(大多持续38oC以上)、咳嗽、咽疼、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
(二)、预防要点
1、在人群聚集场所打喷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