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拍协举办拍卖纠纷处置.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拍协举办拍卖纠纷处置.doc

中拍协举办拍卖纠纷处置 研讨会暨法律巡回咨询调研活动 5月30日,中拍协法律咨询委员会在辽宁省大连市举办了“拍卖纠纷处置研讨会暨法律巡回咨询调研活动”。中拍协会长张延华、秘书长李卫东、中拍协法律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龙翼飞、常务副主任委员姚红及其他7名专家委员全程参加了活动,会议由主任委员龙翼飞主持。 活动分上、下午两场进行。在5月30日上午的研讨活动中,专家委员们为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余名拍卖企业代表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拍卖法律知识讲座,全面分析了近年来发生的典型拍卖纠纷诉讼案例,同时听取了企业就所遇到的法律纠纷提出的咨询。在5月30日下午的咨询调研活动中,针对企业提出的问题,法律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姚红首先就保证金的性质及具体操作等拍卖法律问题进行了讲解,随后各位专家委员对司法拍卖的法院监督权、竞买人恶意串通、保证金在当事人违约后如何处理等问题,为企业提供了明确、具体的法律指导。 最后,张延华会长作会议总结。她对本次活动的开展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张会长说,拍卖行业的发展依靠“政策支持”已是落后的思维方式,行业的未来在于法制化,拍卖行业起步之初就有法律的支撑,今天的发展更加离不开法律的保障。中拍协法律咨询委员会今天空前强大,我们行业有这样一支团队的支持太荣幸了。张会长还说,拍卖行业空前团结、成熟,在各种挑战面前具备了应对的实力和能力,她对行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 中拍协秘书处组织 2014年度首次内部集中学习活动 5月26日下午,中拍协秘书处开展了2014年度首次内部集中学习活动。中拍协张延华会长、李卫东秘书长出席了本次活动,活动由欧树英副秘书长主持,秘书处全体员工参加了此次学习活动。 本次内部集中学习邀请到中拍协艺委会副主任、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尚勇担任主讲。围绕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的历史与趋势,刘尚勇着重谈了“我看中国拍卖30年——过去20年和未来10年”的话题。 讲座从拍品资源、企业组织形式、行为方式、学术知识等四个视角切入,分析了过去20年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和行业发展变迁,以及变迁背后的决定因素,并提出了个人对未来10年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行业发展的判断。 ?讲座中,刘尚勇把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的30年归纳为 “江湖时代”、“企业规模时代”和“品牌时代”。在讲座中既有对历史报道和数据资料的梳理,又不乏自己对未来的思考和判断,语言风趣幽默,引得听众不时会心一笑。 他大胆预测未来拍卖企业将以提供精准化的对应式服务和无限增值服务为主,传统拍卖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而跨业竞争也将成为一个新特点。 讲座中,刘尚勇还与协会领导协会秘书处工作人员就关心的问题,以诙谐幽默的方式一一做了探讨。 讲座历时近三个钟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张延华会长表示,这样学习方式很必要,形式也非常好,对协会秘书处的全体同事提高业务水平非常必要,要求学习制度的执行继续深入下去。 据悉,根据中拍协秘书处内部集中学习计划,自2014年起,协会秘书处将持续推出一系列学习活动。旨在通过邀请业内外专家讲座,提高秘书处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帮助全体成员更加准确把握行业的发展脉络,提升秘书处的团队凝聚力,更好地为拍卖企业和拍卖师服务。 中国拍卖行业坚决 反对假拍卖公司扰乱市场的行为 2014年5月23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以“拍假与假拍”为题,报道广州佳昊国际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广州市古今通宝展览有限公司公司武汉分公司虚假鉴定,以境外拍卖为借口骗取服务费的问题。对此中国拍卖行业协会高度关注,一方面,欢迎中央电视台对假拍卖企业扰乱正常市场秩序问题的关注和报道,同时,也对报道所涉情况作以下特别说明: 一、此次焦点访谈报道的现象是目前扰乱拍卖市场秩序的突出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规定,设立拍卖企业均须经商务主管部门和工商部门审核许可,并获得拍卖经营许可证。涉及拍卖文物的,还须取得文物主管部门核准的文物拍卖资格。具有拍卖资质的企业全称中均须出现“拍卖”字样。此次报道中涉事企业均为展览、服务公司,都不是拍卖企业。 近年来,正是这些不具备拍卖资质的机构假借拍卖名义,不择手段坑人敛财,扰乱了拍卖市场的正常秩序。早在,2011年1月,安徽汇德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就曾以虚假天价鉴定为诱饵,收取高额服务费用,引发社会强烈反响。这类事件给藏家造成巨大损失,引发拍卖市场秩序的混乱,也使合法经营的正规拍卖企业蒙受不白之冤。 二、中国拍卖行业历来反对拍前收费的行为,也反对任何形式的假拍行为。 2011年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已发布《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自律公约》,明确禁止拍卖前向委托人收取任何费用;坚决杜绝“假拍”行为;承诺不知假拍假。目前,行业自律公约成员单位已覆盖文物艺术品市场九成以上市场份额。 近年来,在2009年发布《文物艺术品拍卖规程》行业标准基础上,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一直致

文档评论(0)

shbky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