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含硫物质对大洋多金属结核金属化还原的影响
赵峰,蒋训雄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 100160)
摘要:在还原温度1 100 ℃、还原时间2.5 h、无烟煤配入7%、添加剂4%的条件下,研究不同含硫物质的加入对大洋多金属结核金属化还原—磁选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含硫物质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精矿产率和有价金属回收率,但是磁选精矿品位有所下降。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精矿中大部分硫形成铁锰硫化物与合金颗粒连生在一起。
关键词:大洋多金属结核;含硫物质;金属化还原;磁选分离
中图分类号:TF803.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7545(2014)01-0000-00
Effect of Sulfur-bearing Substance on Metallic Reduction of Oceanic Polymetallic Nodules
ZHAO Feng, JIANG Xun-xiong
(Beijing Gene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 Beijing 100160, China)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addition of sulfur-bearing substance on metallic reduction-magnetic separation of oceanic polymetallic nodules were studied under the conditions including reduction temperature of 1 100 ℃, reduction time of 2.5 h, anthracite dosage of 7%, and additive of 4%. The results show that grade of magnetic concentrates declines though sulfur-bearing substance is effective to improve rate of magnetic concentrate and recovery of valuable metals to some extent. With help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most of sulfur in concentrate is found in form of iron manganese sulfide with alloy particles.
Key words: oceanic polymetallic nodules; sulfur-bearing substance; metallic reduction; magnetic separation
大洋多金属结核(polymetallic nodule)又称锰结核,是一种以铁锰水合氧化物为主的海洋自生沉积型矿物,富含锰、铜、镍、钴等76种元素,其中有开采价值的有20多种[1-2]。
还原熔炼主要利用多金属结核中铜、镍、钴、铁氧化物的热稳定性较差,在较低的温度下即可被炭还原,而MnO被炭还原的理论起始反应温度达1 420 ℃,通过控制反应温度、还原剂用量等,可使结核中的镍、钴、铜等被还原成金属态与铁形成合金,而锰仍呈氧化态进入炉渣中,合金产率为原矿的10%~20%,从而实现镍、钴、铜与锰的初步分离[3-4]。所得的合金经浸出回收镍钴铜,而炉渣用于冶炼锰硅合金[5-6]。但是合金硬度大,难破碎,为湿法分离有价金属增加了困难,利用压缩空气雾化方法实现合金粉末化,不但对设备要求高,而且大大增加了冶炼成本。因此,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提出钴锰多金属矿直接金属化还原工艺,即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采用煤做还原剂进行直接还原,然后磁选分离含镍、钴、铜的合金和含锰的炉渣,磁选得到的含镍钴铜精矿再进行湿法处理进一步回收镍钴铜,而含锰炉渣用于回收锰,既保留火法一步分离镍钴铜与锰的优点,又可解决合金后续处理困难,并简化了流程,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
大洋多金属结核金属化还原过程中,首先是镍、钴、铜、铁等氧化物的金属化还原,然后还原形成的金属化微粒通过扩散聚集成可以解离、富集的合金颗粒[7]。合金颗粒能否团聚长大直接决定着合金与渣是否能够有效分离以及有价金属回收率的高低。因此,还原过程中能否实现合金颗粒的团聚长大是回转窑金属化还原工艺是否可行的关键因素之一[8]。影响合金颗粒长大的因素很多,主要有还原温度、还原时间、球团配碳比、添加剂等。本文主要讨论含硫物质的加入对合金颗粒长大、团聚以及有价金属回收率的影响。
1 试验原料与方法
1.1 原料
试验所用大洋多金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