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大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 第次世界大战 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识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 2.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理解人类社会为什么会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人帝国主义阶段。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后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1.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对比的变化,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资本 2.对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可结合教材插图,采用列表比较的方式,加深对其形成原因、经过、 一、l908年“波斯尼亚危机” 1908年9月,奥匈帝国与俄国举行会议,达成秘密协议。俄国同意奥匈兼并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两省;奥匈则允诺支持俄国召开国际会议修改《柏林条约》,同意黑海海峡向俄国军舰开放。10月,奥匈帝国单方面宣布正式将波、黑两省并入自己的版图。这一行动使未达到目的的俄国人十分恼火,向奥匈提出抗议,要求召开国际会议来解决争端。与此同时,巴尔干独立国家塞尔维亚认为,奥匈帝国吞并波、黑两省的目的是为了阻挠南斯拉夫民族的统一。塞尔维亚不仅提出强烈抗议,还作了向奥匈开战的准备。俄国表示要援助塞尔维亚。德国则宣布支持奥匈。次年,波斯尼亚危机在俄国让步的情况下暂时得到解决,但这一危机加深了俄国同德奥的矛盾,以及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的对立。 二、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1913年6月29,保加利亚在奥匈的怂恿下,先发制人,首先向塞尔维亚宣战,于是爆发了第二次巴尔战争。战争爆发后,希腊、罗马尼亚和门的内哥罗先后加入对保加利亚的战争。土耳其也乘保加利亚孤军作战的困境,参加了反保战争,企图捞回一些失地。保加利亚由于受到多方面的攻击,接连败退,经过一个多月的厮杀,终于战败求和。8月,交战双方签订了《布加勒斯特和约》。和约规定,保加利亚将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夺得的马其顿大部分划归塞尔维亚;马其顿南部和色雷斯西部及克里特岛划归希腊;多布罗加南部割给罗马尼亚;土耳其收回色雷斯东部和亚得里亚那堡地区。 三、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 1.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相互敌对和竞争,致使国际危机频频发生,世界大战的阴云越积越厚。统治阶级纷纷煽动极端民族主义,向民众灌输所谓的“爱国”情绪。 2.在德国,兴起了主张一切日耳曼民族统一的“泛日耳曼主义”;俄国则挥舞起所有斯拉夫民族统一到沙皇统治之下的“泛斯拉夫主义”的旗帜。对外扩张的极端民族主义幽灵同样在英国、法国等国家游荡。 3.列强宣传“民族优越论”,鼓吹本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宣称对外扩张是民族利益所在。它们经常使用的手法是声称本民族的利益受到对手的损害,煽动民众的仇恨情绪,鼓噪用武力“自卫”,动员民众支持战争。 4.在统治阶级的煽动下,一时间,极端民族主义成为一股潮流,许多人陷入民族主义战争狂热之中,使得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争夺和斗争愈发激烈,在相互仇视和诅咒声中,战争日益迫近。 四、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受俄国支持的塞尔维亚,一直被奥匈认为是在巴尔干扩张的主要障碍。为了对塞尔维亚进行军事恫吓,奥匈选定塞尔维亚被土耳其征服的“国耻日”(1386年6月28日)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举行军事演习,以示其侵略野心。这一消息,于当年4月传出。塞尔维亚的秘密民族主义组织——民卫社和黑手党,决定派人去暗杀指挥这次演习的好战分子奥匈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塞当局曾致函奥匈政府,劝其取消这次演习,但被接受。 6月28日上午10时,斐迪南夫妇在城郊检阅军事演习之后,乘敞篷汽车,进萨拉热窝市区巡视。埋伏在路旁人群中的黑手党成员查卜林·诺维奇突然冲到车前,向斐迪南投掷一枚炸弹。炸弹落到后随汽车上,炸死一名军官和几名群众。斐迪南故作镇静,挥手示意“继续前进”。到市政厅出席了欢迎仪式,稍作休息之后,又乘车 上街,招摇过市。当汽车途经一拐角处时,17岁的中学生加·普林西普冲上前去用枪打死斐迪南夫妇。 后人为悼念普林西普的爱国行为,在他行刺的十字路口铺上一块石板,上面刻着他的两只脚印,在路旁的墙上用塞尔维亚文写上:“1914年6月28日,加·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与对自由的向往。” 德奥集团在暗杀事件发生后,欣喜若狂的叫嚣道:“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经过“七月危机”,由此而引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于8月初全面展开了。 五、全面认识英国的“光荣孤立”政策 1.概念:英国的“光荣孤立”政策,是指英国不同其他国家订立长期盟约,即在争霸斗争中奉行既不参加军事集团,也不用固定的军事义务来束缚自己的政策。 2.实质是维护列强之间相互牵制的局面,使其

文档评论(0)

dengyuan67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