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部分 体育学院概况
许昌学院体育学院是河南省体育专业建立较早、规模较大的一个专业院系。自1972年复办许昌师范学校,开始在许昌地区招收工农兵学员;1977年随高招招收二年制学员,1978年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1978年学校恢复为许昌师专后停招,从1984年开始重新招收体育专业专科生,1986年成立体育科,1989年改为体育系,2002年学校升为本科学院后开始招收本科生,2007年正式更名为许昌学院体育学院,现设有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两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近700人。
体育学院经过广大教职工生多年来不懈努力,目前现有专职教师3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24人,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校级青年骨干教师2人,校级教学新秀1人, 学院拥有一支学历层次、职称结构和学缘结构相对合理的师资队伍。自升本以来,体育学院广大教师本着“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的理念,2007-2011年在国内专业学术期刊共发表论文135余篇,其中核心期刊2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书籍20余部;主持课题43项,其中省级以上课题23项,校级课题20项;获得国家、省级奖励35项。
目前体育学院共有运动解剖、运动生理生化、康复保健、运动生物力学、体适能等5个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为656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403台(件),实验室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总值约92万元。体育学院下设田径教研室、球类教研室、体操教研室、基础理论教研室、民族传统体育教研室。体育学院近年来大力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体育教育训练学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球类课程教学团队为校级教学团队,田径为校级精品课程,篮球、排球、体操为校级优质课程。学院目前有标准400米塑胶田径场,标准篮球教学与训练场10块,标准网球场4块,使用面积3124平方米,标准排球场使用面积781平方米,健美操馆、体操馆、乒乓球羽毛球馆等场馆使用面积共1920平方米。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体育场馆设施和体育经费的投入,拟进一步修建人工草坪足球场、综合体育馆等,教学条件不断完善。
体育学院始终紧密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强化教学管理,保证人才培养与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田径、健美操、篮球、武术等项目多次在河南省大学生体育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通过努力适应现代社会对体育人才的多方面要求,强调“一专多能”,注重学生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个性化的教育培养,以国家和社会需求为发展基本导向体育人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适应我国体育社会化、产业化发展需求,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人才“党政领导一把手作为教学质量建设第一责任人”理念,重视、逐步完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院教学管理人员岗位职责明确,分工合理,努力服务体育学院“教师教学、学生求学、院部办学”的积极氛围。
体育学院成立了以院长挂帅、主管教学副院长牵头、各教研室主任为主体的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同时还成立了在主管教学院长领导下的教学工作督导组, 一方面坚持教研室主任例会制度,一方面加强院内教学软环境建设,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带动全体教职员工把工作重心放到学院建设上来。
体育学院坚持党政联席会议常规、持续研讨教学工作问题,党政领导重视教学工作,经常研究并深入一线进行课题内外调研,及时解决教学工作问题。各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坚持学期定期听课评课制度,并带动各教研室主任、全体教师积极进行听评课与业务交流探讨,在遵照《体育学院听课制度》的基本要求下,体育学院每学年的听课、评议记录定期汇总、留存、备档,较好服务了教学氛围的积极向上局面。
体育学院始终坚持将教师教学水平与业绩严格同个人发展、年终考核、职称评定、评优评先挂钩,严格执行“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在个人考核中的体现,极大程度上积极营造了教师群体“爱教、乐教、善教”的良好局面。
体育学院不断通过完善提高教学管理队伍工作水平,明确各级教学管理人员职责,建立并强化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在不断提高领导层面政治理论水平和决策能力、内部团结与凝聚力的基础上,为实现学院总体发展目标提供了坚实组织保障。
三、人才培养方案
(一)人才培养思路
体育学院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办学使命,坚持“实基础、强能力、有个性、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基本定位,不断加强硬件建设,为学院教学、专业与学科建设提供保障,通过教育教学这一主系统对学生实施积极影响,积极推进各项教学改革。
表2-1.体育学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基本介绍
专业名称 本科办学
开始年份 专业培养目标 修业年限
及授予学位 体育教育 2002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系统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学校体育工作规律,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创新精神,在全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