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卷三十三·公安 司法行政
第一章 公 安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公安局(处)
清初,各州、县设有三班衙役,负责刑事案件的侦破缉拿。在距州、县城较远的关隘要道还设有巡检,负责境内治安。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各州、县开始设巡警营,巡警营长官叫管带,由知县兼任 。光绪三十年(1904),撤巡警营,组建巡警局,仍由知县任管带。宣统三年(1911),改巡警局为警务公所。民国元年(1912),始设警察事务所,县知事兼任所长,警佐负责日常事务。民国3年(1914),改警察事务所为警察所,民国17年(1928),警察所改为公安局,警佐改任公安局长。
抗战初期,太行抗日革命根据地军队内设锄奸部,担负起锄奸反特、搜集情报、保卫首长安全、维持社会秩序的任务。同时改造各县原阎锡山政权的公安局,建立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县政府公安局。民国29年(1940)2月,山西省第三专署路东办事处公安处在辽县(今左权)麻田成立,内设一科(审讯)、二科(侦察)、秘书科、警卫队,由八路军一二九师锄奸部刘明辉担任处长。同年8月,冀太联办太行第一办事处公安处成立,内设侦察科、审讯科、秘书科和警卫队。民国30年(1941)8月,改称晋冀鲁豫边区太行第二专员公署公安处。民国31年(1942)初,太行二专署公安处改称公安督察处,取消科室设置,只设督察员。民国34年(1945)12月,太行二专署设第二公安督察处。民国35年(1946)2月,太行二专署第二公安督察处改称太行二专署公安二分局,内设侦察科、审讯科、秘书科、干部科、保卫科和公安队。
民国38年(1949)1月,太行二专署公安二分局更名为太行二专署公安处。同年8月,榆次专署公安处(简称专署公安处)在太谷成立,与中共榆次地委社会部合署办公,一班人员,两块牌子。第一任社会部部长兼公安处长岳宗泰。专署公安处内设秘书科、干部科、治安科、侦审科、保卫科、总务科及侦察队和公安队,编制47人。9月下旬,随榆次专署机关迁到榆次县城,驻新集街24号。所属各县设公安局,区设专职公安助理员,村设公安员。到1955年6月,专署公安处内设秘书科、办公室、政治协理员办公室(简称政协室)、政治保卫科(简称政保科)、经济保卫科(简称经保科)、治安科、文化保卫科(简称文保科)、预审科、劳动改造工作科(简称劳改科)、武装民警管理科(简称民警科)。1956年7月,政协室改称政治处。1957年7月,根据公安部体制改革的要求,专署公安处更名为榆次区公安督察处,成为督察性质的机构,取消科室建制,下设督察员,人员减为35人。1958年12月,榆次区公安督察处更名为晋中专署公安处(简称专署公安处),取消督察性质,内设办公室、政协室、秘书科、政保科、经保科、治安科、预审科、劳改科、民警大队,人员增加到55人。1961年,第十一次全国公安会议通过的《关于加强政治工作的决议》下发后,同年,专署公安处政协室改为政治处,10个县公安局配备政治教导员,12个派出所配备政治指导员,全区372个人民公社中,配备专职公安特派员258人,兼职的114人。1965年6月,专署公安处增设技术科。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1967年1月18日,专署公安处被“造反派”夺权,全区各级公安机关陷于瘫痪。3月7日,晋中军分区对专署公安处实行军事管制,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管制委员会(简称军管会),设主任、副主任。同月20日,公检法部门联合成立无产阶级专政委员会,实行联合办公,设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办公室,分别负责秘书行政、侦察破案、治安管理、审判案犯。各县市公安局也先后实行军管,成立无产阶级专政委员会,取代政法公安机关。9月,地县无产阶级专政委员会先后撤销。1968年8月30日,晋中军分区对地区公安处实行第二次军管,再次成立军管会,各县军管小组成立。同年9月,地县革命委员会人民保卫组先后成立。地区保卫组增设政工组和第五办公室,负责劳改工作。1969年9月,地县保卫组和军管会分别合并,一班人员,两块牌子。
1970年4月,地区保卫组内设机构调整为保卫组办公室和政工、政保、治保、审判、劳改工作、专案、清档8个办公室。1971年11月,军管会下设安全保卫办公室。1972年5月,设预审工作办公室。1973年6月16日,山西省委《关于各级公安、法院体制问题的通知》下发后,公安、法院分设。同年9月,地县先后撤销保卫组、军管会,成立晋中地区革命委员会公安局(简称地区革委会公安局)。地区革委会公安局内设办公室、政工科、政保科、治安科、安全保卫办公室、预审科、行政科。1974年2月,设技术科、消防科,安全保卫办公室改称内保科。1975年7月,地区革委会公安局更名为晋中地区公安局(简称地区公安局)。1976年1月,人民武装警察科(简称民警科)成立。4月,消防大队成立,内称消防科,外称消防大队,两块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