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防腐剂( Food Antiseptic ).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定义: 定义: (一)有利于食品的保藏,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二)改善食品及其原料的感官性状;(三)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四)增加食品的品种和方便性;(五)有利于食品的加工处理,适应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六)满足其他特殊需要 课程内容(Food antiseptic) §1.食品防腐剂概述 §2.常用食品防腐剂各论 §3.其它防腐剂 §4.食品防腐剂的合理使用 §5.禁用的防腐剂 一、 [引言──食品的变质] 食品从收获、屠宰、制造起,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质量就开始变化,绝大多数是向质量不利的方向变化。变质的食物,食用价值下降,食用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原因及结果如下: 二、[食品的防腐方法概览] 防腐剂保护下存放于室温的食品 定义:加入食品中能防止或延缓腐败变质的食品添加剂叫防腐剂,其具有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其增殖的作用。 功能分类代码,17;CNS:17.◇◇◇ 与物理因素防腐不同,防腐剂保藏食物: 实质上利用是对生命细胞的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物质,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化学保藏过程。注意:从过程看,防腐剂是抑制代谢,而不是通过变性杀死微生物细胞来延缓氧化的速度。 食品的口感、质地得到很大的提高; 营养物质破坏少; 产品的品种急剧扩展(如低盐、糖系列)。 产品的贮存成本极大地降低(比之,冷藏、冷冻等)。 实现厨房工作社会化 §1.食品防腐剂概述 四、[防腐剂应具备的条件] 1.性质稳定,在一定时期内有效,使用及分解后无毒。 2.在低浓度下仍有抑菌作用。 3.本身无刺激性气味和异味。 4.不应影响人的机体代谢,也不应影响正常的肠道菌群活动。 5.价格合理,使用方便。 苯甲酸钠 山梨酸钾 尼泊金酯 乳酸链菌素(肽) 10 30 100 1700 §1.食品防腐剂概述 五、[防腐剂的作用机理] 1.干扰微生物细胞的遗传机制。 2.影响微生物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形成及完整性。 3.降低微生物的代谢酶活力。 4.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变性或凝固而导致微生物无法存活。 §1.食品防腐剂概述 六、[防腐剂的正确使用] 1.了解所用防腐剂的抗菌谱、最低抑菌浓度和食品所带的腐败菌的大致种类。 2.了解所用防腐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如pH等条件,以便正确使用。 3.了解食品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加工、包装情况、储藏条件及它们对防腐剂效果的影响,确定防腐剂的投放时机: §1.食品防腐剂概述 六、[食品防腐剂种类] 常用防腐剂 其它防腐剂 禁用防腐剂 §2. 常用食品防腐剂各论 一、苯甲酸及其钠盐 二、山梨酸及其钾盐 三、丙酸钠(钙) 四、对羟基苯甲酸酯 (系列) 一、苯甲酸(Benzoic Acid)及其钠盐 CNS:17.001(17.002) 又名安息香酸, 分子式C7H6O2 相对分子质量122.12。 其钠盐又名安息香酸钠,有的商品试剂用此名。 分子式C7H5O2Na, 相对分子质量144.11。 苯甲酸及其钠盐之间的换算: 1g苯甲酸相当于1.18g苯甲酸钠; 1g苯甲酸钠相当于0.8479g苯甲酸。 (一)性状 (二)毒性及解毒机制 1.苯甲酸 LD50 大鼠口服2530mg/kg(bw)。 ADI:0-5 mg/kg(苯甲酸及其盐的总量,以苯甲酸计)。 2 苯甲酸钠 LD50 大鼠口服4070mg/kg(bw)。 ADI:0-5 mg/kg(苯甲酸及其盐的总量,以苯甲酸计)。 苯甲酸不在机体内积蓄:限量的苯甲酸类的物质进入机体后,大部分在9~15小时内与甘氨酸化合成马尿酸而从尿中排除,剩余部分与葡萄糖醛酸合成糖苷而解毒。 但上述两种解毒过程均在肝脏中进行,故婴幼儿(周岁以内)、老年人或肝功能衰弱的成人,食用含有苯甲酸类的食品是不适宜的。 (三)作用机制及抑菌效果 苯甲酸型防腐剂,之所以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是由于具有非选择地抑制了微生物细胞的呼吸酶系的活性(尤其是具有很强的阻碍乙酰辅酶A的缩合反应的作用,从而使糖有氧代谢中断。);同时,对细胞膜的通透性也具有干扰作用。 苯甲酸分子态的抑菌活性较离子态高,故在pH小于4时,抑菌活性高,其抑菌的最小浓度为0.05~0.1%。但在酸性溶液中其溶解度降低,故不能单靠提高溶液的酸性来提高其抑菌活性。故,苯甲酸最适抑菌pH为2.5~4.0,此pH条件下,抑菌范围广(乳酸菌除外)。 当pH5.5以上时,对霉菌、酵母没有抑制作用。 (四)苯甲酸钠的使用范围、投放量 苯甲酸钠可用于酸性食物:饮料、酱油、果酱等防腐。 (五)使用非盐型防腐剂注意事项 由于苯甲酸对水的溶解度比苯甲酸钠低,实际生产过程中多使用盐型防腐剂。 如果必须用苯甲酸(没有盐型的防腐剂),可加适量的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用90℃以上热水溶解,使其转化成苯甲酸钠后才添加到食品中;或者,可先用适量乙醇溶解后再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账号下所有文档分享可拿50%收益 欢迎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