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补虚药 第18章 收涩药 第19章 涌吐药 第20章 杀虫止痒药 第21章 拔毒生肌药.docVIP

第17章 补虚药 第18章 收涩药 第19章 涌吐药 第20章 杀虫止痒药 第21章 拔毒生肌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七章 补虚药 一、含 义 补-调补 虚-正气不足 补虚药——凡以补益正气,扶助虚弱,增强体质,治疗虚证为主要功用的药物。 二、药 性 1.性味:      温——补气、补血、补阳药 多甘 平      寒——补阴药 2.归经: 肺 补气药 脾(胃) 心 补血药       肝 补阴药      补阳药——肾 3.药性:沉降 三、分类及功用 1.补气药——补气——治气虚证 2.补阳药——补肾阳——治肾阳虚证 3.补血药——补血——治血虚证 4.补阴药——补阴——治阴虚证 四、配 伍 1.气虚兼血虚者,补气药配补血药;阴虚兼阳虚者,补阴药配补阳药;阳、气虚者,补阳药与补气药兼施;阴、血虚者,补阴药与补血药并进。 2.气虚每致气滞,补气药常配行气药;补血药及补阴药多滋腻碍脾,故多配补脾健运或行气化湿药。 3.邪盛正虚或正虚而病邪未尽者,可配祛邪药,以扶正祛邪,达到邪去正复的目的。 五、使用注意 1.补虚药作汤剂宜久煎,应复煎。为便于缓补久服,补虚药常制成蜜丸、煎膏、片剂、口服液、颗粒剂或酒剂等使用。 2.补气、补阳药性多温燥,故阴虚火旺者忌用;补血、补阴药性多滋腻,脾虚湿盛便溏者慎用。 3.切忌误补,滥补。 六、主要药理作用 1.对免疫系统影响: (1)促进白细胞、巨噬细胞及T细胞的数 量↑,功能↑。 (2)促进体液免疫 (3)抗炎 2.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1)缓解平滑肌痉挛或调节平滑肌运动 (2)抗溃疡 (3)护肝 3.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1)促进红、白细胞及血小板的增多 (2)增强骨髓造血功能 (3)抗凝 4.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强心,冠脉血流量↑,保护心肌,抗心律失常,降血脂,降血压,升血压等。 第一节 补 气 药 一、药性 1.性味:多甘温或甘平(西洋参性凉) 2.归经:主入脾、肺 二、功用     脾气虚证      气虚证 肺气虚证 补气:治     心气虚证 血虚证(气旺生血) 出血证(补气摄血) 人 参 ——人参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人参的干燥根。切片或研粉用 高丽参—质优 红参——蒸熟晒干或 吉林参、边条参、   烘干,色变红  石柱参、新开河参等 糖参(白参)——水烫浸糖后干燥。 生晒参——经沸水微烫或直接晒、烘干。 性味:甘、微苦,微温。 功用: 1.大补元气,治:   大出血(气随血脱)、大汗、吐、泻 (亡阳虚脱)、元气虚衰的疾病所致体虚欲脱,脉虚欲绝之证。 独参汤、参附汤、生脉散 2.补益脾气 (1)补气健脾:治脾胃气虚证,如四君子汤 (2)补气生血:治气血虚证,配入四物汤 (3)补气摄血:治脾不统血之崩漏便血如归脾丸 (4)益气生津:治气津不足证 如生脉散 3.补益肺气:治肺气虚证 如补肺汤、人参蛤蚧散 4.安神益智:治气血两虚之心神不安、失眠、多梦、惊悸、健忘等如归脾丸、天王补心丹 5.益气壮阳:治肾虚阳痿 配鹿茸 6.扶正祛邪,治: (1)气虚外感,如人参败毒散、参苏饮   (2)里实气虚 如黄龙汤 用法用量: 1.一般虚证: 汤剂,5~10克(另炖兑服); 片剂、散剂,1~2克/次,2~3次/日 2.虚极暴脱:急煎即服,15~30克/次 针剂,如高丽参注射液。 使用注意: 1.服用人参不宜同时吃萝卜、莱菔子或喝茶。 2.人参反藜芦,畏五灵脂。 西 洋 参 ——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西洋参的干燥根。切片入药 性味:甘、微苦,凉。 功用: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为清养佳品, 善治虚而有热之证: (1)气阴两虚证 (2)热病伤阴者 如清暑益气汤 (3)阴虚火旺、喘咳痰血等 配“二冬”、“二母”、阿胶 党 参 ——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的干燥根。切厚片,生用 味:甘,平。 功用: 1.益脾肺气,治:   (1)中气不足证 (2)肺气不足证 2.(益气)养血生津,治: (1)气津两伤证 (2)气血两虚证 一般的气血两虚、气津两伤证,选用党参。扶危救急者,选用人参。 黄 芪 ——为豆科多年生草本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生用或蜜炙用 性味:甘、微温 功用: 1.补气升阳,治:

文档评论(0)

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