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隶书中的“平直”概念探赜
(刘大龙 )
内容提要:“平直”是隶书中的一个代表特征,自西晋成公绥开始,历代书家多有述及,但却一直没有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认识。平直概念产生的原因有五:1、汉字的书写习惯;2、 文字演变中篆书向隶书体势的转化;3、隶书的功用;4、历代书法教育;5、隶书书写的幅式。本文将历代书论家关于平直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并结合隶书中经典作品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平直的内涵可概括为:1、纵横有象2、曲处求直3、正大之气三个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隶书 平直 概念 点画 体势
正文:
隶书自篆书演化而来,在篆书隶变的过程中,出现了化繁为简、易圆为方、去长趋扁的书写性简化。发展至汉代,汉人已经完全使用隶书作为日用文字。隶书也正是在汉代发展成熟并达到了艺术水平的最高峰。
一、平直概念的提出和历史衍变
关于隶书的理论著述,汉代未见,我们现在可见的关于隶书的最早论述为西晋成公绥的《隶书体》。在这篇文章中,成公绥把隶书的体势归结为:
“……或轻拂徐振,缓按急挑,挽横引纵,左牵右绕,长波郁拂,微势飘渺”。
关于纵横,南朝萧衍在《观钟繇书法十二意》中说:“平,谓横也。直,谓纵也。”认为纵横就是平直。
同为西晋的书家卫恒也在《四体书势》中描述隶书体势时提到:
“……或穹隆恢廓,或栉比鍼裂,或砥平绳直,或蜿蜒缪戾,或长邪角趣,或规旋矩折。”
卫恒也注意到了隶书的平直特征。在这里,我们可以认为,成公绥、卫恒眼中的平直,是隶书所应具备的一种体势。
卫恒的后人,东晋卫铄在《笔阵图》中有:
“又有六种用笔:结构圆备如篆法,飘飏洒落如章草,凶险可畏如八分,窈窕出入如飞白,耿介特立如鹤头,郁拔纵横如古隶。”
关于古隶,明王世贞在《艺苑巵言》中认为古隶指的就是汉隶。在这篇文章中卫夫人认为,隶书的主要特征是:“郁拔纵横”可见卫夫人已经高度重视隶书中的平直问题,并把平直看作是隶书的代表性特征。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一文中讲道:
“……夫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平齐,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
分析王右军的这句话,我们可以得到他对于平直的两个理解:1、字的体势。2、点画的方向。
书法发展至唐代,尽管书体较之汉代、晋代有了较大的变化,但是平直的概念被一直传承了下来,并受到进一步的重视。
唐代书家颜真卿在其书论《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中记载了一次很有意思的书法教学活动:
“(张旭)乃曰:‘夫平谓横,子知之乎?’仆思以对曰:‘尝闻长史九丈令每为一平画,皆须纵横有象。此岂非其谓乎?’长史笑曰:‘然’。又曰:‘夫直谓纵,子知之乎?’曰:‘岂不谓直者必纵之不令邪曲之谓乎?’长史曰:‘然’。”
可以看出,张旭认为平直的关键在于“纵横有象、不令邪曲”。也就是说,书家书写时要在体现点画方向的同时表现种种物象,赋予点画鲜活的生命力。
在唐代,由于受到了来自上层阶级的高度重视,所以书法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唐代以书取仕,要求“楷法遒美”,楷书在唐代达到了一个顶峰。但是,在仕途干禄的影响下,唐代楷书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专题论述隶书中的平直概念,但是在楷书中也同样存在着平直问题,故而在此一并论及)。南宋姜夔在《续书谱》中指出:
“真书以平正为善,此世俗之论,唐人之失也。古今真书之神妙,无出钟元常,其次则王逸少。今观二家之书,皆潇洒纵横,何拘平正?良由唐人以书判取士,而士大夫字书类有科举习气。”
唐代中后期的楷书发展出现了一种以所用纸张的水平方向为平,以垂直方向为直的倾向,这种平直的倾向在唐人隶书中也有着明显的表现。观唐人隶书,点画光润,结体平均,惟其用笔肥厚、刻板,于规矩亦步亦趋,全然窘于绳律。这种倾向进一步发展,书法作品中的那种可贵的充满生机的体势就会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书法作品的艺术性也会随之降低。
宋人尚意,于行、草书多有偏爱,隶书则无太大进境。终其北、南两宋,鲜有以隶书名世者。入元以后,在赵孟頫的影响下,元代书坛掀起复古大潮,隶书始受重视。元赵孟坚《论书法》中有:
“……凡是一横一直中停者,皆当著心凝然,正直平均,不可使一高一低,一斜一欹,少涉世俗。守此法既牢,则凡施之间架自然平均,便不俗气。”
同时期的书家虞集也在《道园学古录》中持相同的观点:
“书之易篆为隶,本从简,然君子做事必有法焉,精思妙造,遂以名世。方圆平直,无所假借,而从容中度自可观,则譬如冠冕佩玉,执璧奉行,事君事神,恭敬在中,威仪见外,揖拜升降,自然成文,则其善也。乃若颇邪反侧,怒张容媚,小人女子之态,学者戒之。”
可见在赵氏书法群中,均奉水平、垂直为平直。但是,水平、垂直是否就是平直,元人亦有不同看法,陈绎曾在《翰林要诀》就明确提出:
“……凡平画忌如算子,终篇展玩,不见横画,始是书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1年河南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VIP
- 4.1水资源及其利用(第1课时保护水资源)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pptx VIP
-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物理2014-2015期末考试.pdf VIP
- 果树栽培学完整课件各论苹果.ppt VIP
- 连锁酒店行业2025年扩张策略与风险规避报告.docx
- 国企三项制度改革-10、任期制契约化任期业绩目标责任书(总经理).pdf VIP
- 肝衰竭诊治指南(2024年版)解读.pptx
- 住宅物业管理服务规范DB3505T 17—2024.pdf VIP
- 2024辅警面试问题及答案 .pdf VIP
- 副局长意识形态工作总结.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