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第2章 设计艺术的历史及发展 设计艺术史的研究方法 参考书目: 【1】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 【2】李泽厚.美的历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杭间.考工记图说.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 【4】杨辛 甘霖.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研究设计艺术史的意义 1.对以往的工艺的描述和分类;比如考工记 2.说明工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通过工艺发展的因果关系阐明存在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 主要著作: 《考工记》,记录古代工艺设计; 《中国工艺美术史》,记录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 考工记 多数人认为是战国时期齐人所作,据考证,所记载的是官府手工业,而非民间手工业,内容所具有制度性的生产操作规程、技术规范,而非一般性的生产技术资料汇编。该书主要由六部分组成:一个总论,六个分论。开篇是综述性的文字,分论指其后展开论述的六大技术门类的内容,即攻木(治木)、攻金(青铜铸造)、攻皮(鞣皮制革)、设色(调色、绘画、染羽)、刮摩(治玉、石)、抟埴(制陶器) 北宋沈括撰。这是一本有关历史、文艺、科学等各种知识的笔记文学体裁,因写于润州(今江苏镇江)梦溪园而得名。大约成书于1086年~1093年,收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现存《梦溪笔谈》分为26卷,分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权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17个门类共609条。内容涉及天文学、数学、地理、地质、物理、生物、医学和药学、军事、文学、史学、考古及音乐等学科。 梦溪笔谈 园冶 古代造园专著。明末造园家苏州吴江人计成著,崇祯四年(1631)成稿,崇祯七年刊行。全书共3卷,附图235幅。主要内容为园说和兴造论两部分。其中园说又分为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10篇。全书论述了宅园、别墅营建的原理和具体手法,反映了中国古代造园的成就,总结了造园经验,是一部研究古代园林的重要著作。 是几百年来描述中国人生活艺术的极为出色的著作之一。本书的特点是从养生的角度出发,详细谈论中国人的生活艺术,例如富人、贵人和穷人的行乐之法,春、夏、秋、冬的行乐之法,以及睡、坐、行、立、饮的行乐之法,其中处处体现了中国人机智、幽默和乐生达观的一面。难怪林语堂先生在他的著名的《生活的艺术》一书中,对李渔的人生态度非常欣赏,并在书中多次引用了其中的有关内容。 闲情偶记 清人朱琰《陶说》是记述我国历代陶瓷发展的重要著作,主要内容是以景德镇为重点。考古学家认为陶说是全面阐述我国陶瓷史的第一部著作。 陶说 天工开物 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 《长物志》一书完成于崇祯七年,全书十二卷,直接有关园艺的有室庐、花木、水石、禽鱼、蔬果五志,另外七志书画、几榻、器具、衣饰、舟车、位置、香茗亦与园林有间接的关系。相比于《园冶》,《长物志》更多地注重于对园林的玩赏,与《园冶》更多地注重于园林的技术性问题正可互为补充。此外,《园冶》因为是立足于江南的造园实践,而江南花卉繁茂,水源充沛,所以计成对此措意不多;《长物志》则主要是针对北方的造园实践,而北方草木珍稀,水源犹缺,所以,文震亨对此的重视尤见匠心。 长物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