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宿城中等专业学校活页教案
课 题 欣赏《黄河大合唱》
授课时间 2012年4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欣赏《黄河大合唱》,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英勇抗击侵略者,前赴后继的爱国主义精神,并通过音乐作品的感染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能力目标 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大合唱,并对教材进行分析。 情感目标 通过欣赏感受作品情感内涵,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为中华之崛起而发奋学习的信念。
大合唱,多乐章的声乐套曲。包括领唱、独唱、重唱、对唱、齐唱、合唱等,有时穿插朗诵。常用来表现重大的历史或现实题材,内容富于史诗性和戏剧性,多用乐队伴奏。
(二)简介作品、作者、及创作背景
1、学生看书了解作品。
《黄河大合唱》共分八个年乐章展示)。
这部作品以黄河两岸人民的英勇斗争为题材,表现了在抗日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歌颂了伟大的祖国和勤劳勇敢的人民。作品气势宏伟,音调清新、朴实,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精神。作品用朗诵作为主线连接起来,它的主题是:抗日救国。
2、简介作者
光未然: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
学生通过看书了解冼星海。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冼星海:(1905—1945)原籍广东番禺,出生在澳门的一个贫苦家庭,13岁入岭南大学附中学小提琴,后入北大音乐传习所,国立音专学习音乐。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的战斗性群众歌曲。如,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1940年去苏联学习,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由于他对发展我国革命音乐所做的巨大贡献,赢得了“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
3、简介创作背景: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939年,当光未然在把这部作品交给冼星海时,作曲家无比激动,在抱病期间近用了6天就使这部光辉的巨作诞生在一个不起眼的简陋的土窑
教 学 内 容 师 生 活 动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里。4月在延安初演,引起了巨大反响,很快传遍全中国,对当时的抗日战争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赏析作品
1、欣赏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
①提出问题:《黄河船夫曲》表现了一种什么精神?它只是一首单纯的船夫号子吗?
②学生欣赏。
③学生回答后归纳:
我们一听到《黄河船夫曲》心情会为之震撼,热血会为之沸腾。它表现了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精神,它不是一首单纯的船夫号子,它有更深刻的内涵,展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和坚强。
(师朗诵,放背景音乐《黄河颂》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人民勤劳勇敢。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生活在黄河两岸的中国人民对哺育自己的母亲河发出了由衷的赞美,唐代诗人李白曾写下“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美诗句。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2、欣赏第四乐章《黄水谣》
①学生带问题欣赏《黄水谣》。
提出问题:作品的创作手法:A、对比? B、重复? C、模仿
????????? 作品的前后情绪有何不同?
②欣赏后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③师归纳并做示范:《黄水谣》是歌谣式的三段体,采用对比手法写成,第一段旋律抒情、明朗,是苦难人民对过去黄河两岸美好、和平、宁静生活的遐想。第二段悲愤的音调,缓慢的速度,控诉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现,黄河依然如故,然而物在人去,天各一方。
3、欣赏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
①提出问题:歌曲最后表达了一种什么情绪?
②欣赏《河边对口曲》。
③学生回答后归纳:
采用山西民间音调,用民间歌曲中常用的对答形式写成。最后的混声合唱更显示了坚决打击侵略者和“一起打回老家去”的决心。
4、欣赏《黄河怨》
教师范唱
学生讨论作品的情绪后归纳:表现了一个遭受敌人凌辱的妇女对敌人的残暴发出了强烈的控诉。作品开始的音乐是下行的(展示谱例),下行的感觉是悲惨的、凄凉的。
5、欣赏《保卫黄河》
中华儿女不能像猪羊一样任人宰割,我们要团结起来保卫全中国!
①带问题欣赏《保卫黄河》。
展示问题:作品的创作手法:A.对比??? B.重复??? C.模仿
????????? 说一下歌曲的演唱形式。
②欣赏后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③老师归纳:听完以后有什么感觉?(激昂、兴奋)情绪上与前几个乐章形成鲜明的对比,它以生气勃勃的战争精神构成了它的音调特征。无论在万山丛中,还是在青纱帐里,到处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作品用了轮唱这种群众性的合唱方法,并穿插“龙格龙格龙”的装饰句,增强了生动、活跃的气氛。为什么要用这种演唱形式呢?(学生回答后归纳)抗日高潮此起彼伏,有如后浪推前浪,以排山倒海之势,表现出革命力量的不断壮大,如黄河滚滚洪流把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