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第二次月测验题98620[精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安、连城、永安、漳平一中,龙海二中,泉港一中”六校联考 2010~2011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命题人: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比率(‰) 读下图,完成1-2题 1、上图是甲、乙两国人口变化曲线图,有关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 、19世纪中期甲国人口急剧减少 B、20世纪初期乙国人口增长最快 C、在欧洲国家中,出现了甲相同的情况 D、老年人口比率,乙国高于甲国 2、造成目前图中甲、乙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传统文化思想差异 B、自然增长率不同 C、医疗水平、营养状况差异 D、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异 下面为某国家城市人口变化信息表格,据此完成3-5题。 年份 城市人口比重(%) 年份 城市人口比重(%) 1964 18.2 1989 25.7 1969 17.6 1994 28.0 1974 17.2 2000 36.1 1979 18.3 2006 43.9 1984 22.0 2020(预计) 60.3 3、图中国家不可能位于下列哪一区域( ) 4、对图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城市人口比重一直增加 B、已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已经完全实现了城市化 D、目前,城市化水平较低,但速度快 5、若图中国家是占世界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则该国目前城市化还不应过快的主要原因是( ) 、人口素质还很低 B、科技水平还不高 C、环境保护的需要 D、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读我国东部某地区局部示意图,回答6—7题。 6、若图示地区位于东北平原中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地以种植冬小麦为主 B、②地利于发展蔬菜种植业 C、③地最适宜种植苹果树 D、④地应大力发展乳畜业 7、若图示地区位于华北地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平原地区夏季光热充足,利于棉花生长 B、洪涝、盐碱、伏旱是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三大障碍 C、城市适宜发展油菜加工工业 D、内河航运是该地区主要的运输方式 右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地土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影响当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9、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 、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右下图是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1997年,福建省人口出生率为12.4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32‰,图中与福建省人口增人模式相似的类型是( ) 、① B、② C、③ D、④ 11、下列关于④类国家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人口老齡化日趋严重,老龄人口增多 B、青壮年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过重 C、人口素质偏低,教育压力过大 D、城市人口比重过高,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12、影响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①海南岛的橡胶生产②北京郊区的乳畜业③江南丘陵的茶④吐鲁番盆地的瓜果生产 、①热量 ②市场 ③土壤 ④光照 B、①热量 ②水源 ③市场 ④交通 C、①土壤 ②政策 ③科技 ④市场 D、①地形 ②市场 ③水源 ④热量 右下图表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读图完成13-15题。 13、阶段I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地形平坦 B、气候优越 C、距城区近 D、水源充足 14、阶段II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城市人口增加 C、交通使得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D、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 15、若甲城市在河北省,乙城市在海南省,则阶段II运量最大的季节是( ) 、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6、下图中是工业区区位选择模式图,其中线段长短表示影响程度大小。下列情况与甲、乙、丙、丁四图相符的是( ) 、甘蔗制糖、制鞋、微电子、啤酒 B、甘蔗制糖、微电子、制鞋、啤酒 C、甘蔗制糖、制鞋、啤酒、微电子 D、甘蔗制糖、啤酒、微电子、制鞋 下

文档评论(0)

df8293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