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文学教案34课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魏晋南北朝文学教案(34课时) 教学目的:本课程旨在使修学者全面了解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基本面貌和特点,并对此时期重要的文学体式诗歌、辞赋、骈文及其他重要体裁和文学题材、文学现象、以及重点作家及作品有较深入的认识,提高理解、分析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能力。尤其对诗歌与辞赋、骈文的成就充分重视,对其渊源、流变做出准确的认识与判断。 重点难点: 重点:体裁——诗歌、辞赋、骈文;五言诗等文体发展和新变的重要历程。如建安体、正始体、太康体、元嘉体、陶渊明体、谢灵运体、永明体、宫体、齐梁体、徐庾体、庾信体。 难点:把文学现象放在历史的层面上作恰当的分析。 (吉定 提供 赵薇 陈春保 吉定修订) 第一讲 绪 论 2课时 第二讲 建安正始文学 6课时 第三讲 两晋文学 4课时 第四讲 陶渊明 6课时 第五讲 东晋南北朝民歌 2课时 第六讲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4课时 第七讲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2课时 第八讲 庾信与南北文风的融合 2课时 第九讲 魏晋南北朝辞赋 2课时 第十讲 魏晋南北朝骈文与散文 2课时 第十一讲 魏晋南北朝小说 2课时 第一讲 绪 论(2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总体风貌及其发展原因。 了解魏晋南北朝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原因;这一时段文学自觉的标志,文学的题材、体裁、风格特点。玄学、佛教与文学关系;门阀制度与文学的关系;文人集团与文学的关系;文学理论的繁荣。 教学方法:讲授,适时运用课件演示重要内容与参考文献。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一课时 本节主要介绍魏晋南北朝社会特点与文学的关系 一、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历史概况 中国历史进入到魏晋南北朝,便开启了一个长期分裂的时代。这个历史时期的基本特点是从汉末大乱到三国鼎立,而后由晋实现短暂统一。西晋灭亡以后,南方经历了东晋、宋、齐、梁、陈这五个朝代。北方经历了十六国和北朝许多的变动,最后由北周平北齐,隋又取代北周并平定了南方的陈而统一全国。这中间经历了从公元317年到589年,共272年的分裂。东晋南北朝文学就是在这样一个南北分裂、战乱频仍、朝代不断更迭的大背景下发展的。其中有的朝代比较长,如东晋(317-420)历时103年;有的朝代很短,如齐代(479-502)只有23年。此后南北朝分裂。在中国历史上是分裂时间最长的时代。它的突出特点是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乱,民族矛盾尖锐。下面具体从政治、时代、文化思想三个视角作简要介绍。   1、魏晋南北朝社会的政治特点 在政治上,这一时期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门阀制度。东汉后期士族(高门大族、世族)和庶族寒门之间形成尖锐的对立。他们占据着优越的地位,在察举、征辟中形成了当时一个拥有特殊地位的阶层,具有很强的社会力量。魏文帝曹丕建立了“九品中正制”,承认豪门大族政治上的特权,士族子弟经过中正品第入仕,实际上品第人物的标准主要是门第的高下,这样便形成了士族相传的贵胄,造成政治权力的垄断。而寒门庶族几乎失去了仕进的机会,导致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晋书·刘毅传》)的局面。 门阀制度的存在,使士族与庶族间的矛盾不断激化,并成为这一时期一个主要特点。庶族仕进的道路被堵塞了,引起他们的不平,他们在文学制作中发出了自己不平的呼喊。如左思的 《咏史》其二:“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形象地反映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社会状况。鲍照的《拟行路难》其三:“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倾泻了寒士的不平。这些内容成为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一个特点。 2、魏晋南北朝社会的时代特点 战乱和分裂,成为这个时期的特征。如果将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都称作乱世,也许并不过分。汉末的战乱,三国的纷争,西晋统一不久发生的“八王之乱”,西晋的灭亡与晋室的东迁,接下来北方十六国的混战,南方东晋王敦、桓玄等人的作乱,北方北魏、北齐、北周等朝代的一次次更迭带来的斗争,南方宋、齐、梁、陈几个朝代的更迭带来的争斗,以及梁末的侯景之乱,江陵被西魏灭亡,再加上东晋、南朝的北伐,北朝的南攻,在三百多年里,几乎没有多少安宁的时候。战争使很多人丧生,伴随着战乱而来的饥馑、瘟疫以及人口的大规模迁徙,不知又夺走了多少人的生命。这种状况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印证。 3、魏晋南北朝社会的思想文化特点 就思想状况而言,魏晋南北朝是继战国“百家争鸣”以后又一个思想解放

文档评论(0)

gouyue93111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