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99
论南宋理学极盛与宋诗中兴的关联
许 总
许 总 自号抱一 ,祖籍安徽桐城 ,1954 年出生于江苏南京 。现为江苏省社会
科学院研究员、东南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 、西北大学国际唐代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
员 。专业研究中国古代文学 ,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文艺理论 、诗学发展史 、唐宋文学 。
( )
已出版专著有《杜诗学发微》、《宋诗史》、《唐诗史》上 、下卷 、《唐诗体派论》、《古史诗
( )
钅咸注析》、《杜甫论 の新构想》日文版 、《杜诗学通论》、《杜甫律诗揽胜》、《唐诗精品
集》、《民族心灵的绝唱》、《宋诗 : 以新变再造辉煌》、《唐名家诗解读》、《宋明理学与中
国文学》、《理学文艺史纲》等十四种 ,译著有《中国诗论史》,发表学术论文二百多篇 。
曾多次获江苏省政府颁发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及江苏省文学研究优秀成
果奖 。1997 年首批入选为江苏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 。1998 年被评为优秀哲学社会
科学工作者 。
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 ,南宋是一重要时期 。军事上的妥协与政治上的偏安 ,不仅并未影响
宋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而且促使其形成独特的风貌 。从哲学上看 ,北宋诸多学派并立的格局发
生了重要的变化 ,在北宋时影响极大的王安石新学与三苏蜀学渐趋冷落 ,二程一系的理学得到
空前的发展 ,成为占据主流地位的学派 。从文学上看 ,在北宋后期王安石 、苏轼 、黄庭坚 、陈师
道诸大家辞世后 ,诗坛经过数十年的沉寂 ,重又焕发出生机 , 以陆游 、范成大 、杨万里为代表 ,宋
诗出现了中兴复盛的新局面 。从表面上看 ,思想史和文学史的走向及其特征的形成 ,各有其自
身的原因,但深一层剖析 ,则可发现南宋中期理学的极盛和宋诗的中兴其实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 。
一
宋代的文化 ,呈现出全面繁荣之势 。文化的发展 , 既与现实政治紧密相关 , 自身范围内的
各个门类也表现出互渗互动的特点 。在宋学发展之初 ,哲学与文学就构成一种表里并行的关
系 。因此 ,宋代知识分子多兼文人 、学者于一身 ,哲学与文学呈一体化趋势 。在这一特定的时
代文化背景下 ,南宋达到极盛的理学亦自然对其时文学思想乃至创作走向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100 社会科学战线 ·2000 年 6 期 ·文艺学研究
理学家文学观的核心是文道关系 ,从本质上看 ,重道轻文是其总体规则 ,但具体而言 ,众多
理学家对文道关系的轻重程度却显有差异 。比如 ,周敦颐倡“文以载道”,实并不废文 ,而其弟
子程颐则明言“作文害道”,将轻文观念推向极端 ,与周敦颐之说殊异 。不同的观念 自然影响到
创作的实践之中 ,如周敦颐“雅好佳山水 ,复喜吟咏”,程颐则自称“不作诗”。可以说 ,正是由理
学家对文道轻重的不同为契机 ,造成了理学家阵营乃至整个宋代文坛对文学的两种不同态度
乃至两面性文学观念的形成 。到南宋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 、学术观念的演进以及理学与文学
本身的发展 ,理学家文道观自然又有进一步的变化与发展 。作为程系理学的集大成 ,朱熹的文
道观在其出发基点上自然亦与二程一脉相承 ,如云“不必著如此文章 ,但须明理 ,理精后 ,文字
①
自然典实” ,就明显将“理”置于统治地位 , 以“文”作为“理”的从属与附庸 。在《与汪尚书》中 ,
朱熹进而将北宋理学家的“文以载道”、“作文害道”之说修改为“道文一贯”,看似“文”与“道”处
于平列地位 ,但他又认为“这文皆是从道中流出”, 因此其道文并重 ,实质上是以将“文”完全泯
入“道”之中为代价的。
然而 ,从实际的人生经历与学术生涯看 ,南宋理学家实不似二程那样轻文 。如朱熹出身于
诗人之家 ,青年时即善诗文 ,张木式亦善文 ,尤工四六体 。在对文学观的具体阐述中亦与北宋理
学家之论渐显差异 ,如朱熹尝言“做文字下字实是难 ,不知圣人做出来底 ,也只是这几字 ,如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外研社Unipus】新探索研究生英语(基础级)读写教程U6课件_AE2.pptx VIP
- 人教新起点五年级上册英语Unit2 lesson1课件.ppt VIP
- 脊柱常见病的介绍.pptx
- 英格索兰空压机操作培训.ppt VIP
- 机电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及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论文.docx VIP
- 【外研社Unipus】新探索研究生英语(基础级)读写教程U1课件_AE1.pptx VIP
- 报价单范本完整版.doc VIP
- 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英语小升初暑假衔接:七上Starter Unit 2 Keep Tidy! 讲义(学生版+教师版).docx
- 2025年广东省中考英语试题卷(含标准答案及解析)+听力音频.docx
- XS9922B芯片用户指南_V1.3-海格.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