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转基因生物研究进展及风险关注.pdf
我国转基因生物研究进展及风险关注
孙明
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
E-mail :aisini-123@126.com
摘 要:本文根据国内外转基因生物商业化与环境安全管理的现状,从国内外转基因的竞争
能力,基因扩散和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等方面探讨了我国转基因生物在我国的生态风险问题
[1~2]。中国的转基因生物研究方面已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已有的环境影响研究结果并不乐观,
因此,当前应该加强对转基因生物环境释放和生产性试验的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环境监测,
严格对其商业化生产申请的审批。
关键词:转基因生物,风险管理,生态安全,监测
中图分类号:Q78
1. 引言
自20 世纪 80 年代初第一个转基因植物问世以来,以基因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
发展迅猛,转基因植物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全球已培育成功抗虫、抗
病、抗除草剂和品质改良的棉花[3]、水稻、大豆、玉米等转基因植物已达 120 多种,我国已
批准水稻、棉花、油菜等 10 多种转基因作物进入田间环境释放或商业化生产[4~5],转基因作
物种植面积突破 270hm2 ,成为世界上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第四大国。
但随着转基因生物的广泛应用,并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展现诱人前景的同时,转基因生
物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特别是转基因向同物种非转基因品种,野生近缘种和野生
非近缘种逃逸等,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可能造成的潜在危害,已成为人们特别关注的焦
[6] [7]
点 ,总括主要表现 :一是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二是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潜
在的风险;三是对社会生产活动和商贸产生不利的影响。
2. 我国转基因生物的研究进展
[8]
目前,中国正在研究的转基因植物有40 多种 ,涉及到的基因种类超过 100 种。中国
自己研制的转基因抗虫棉花、耐储存番茄、抗病毒甜椒、改变花色的矮牵牛花等植物先后被
批准进行商业化生产[9~10] 。转基因抗虫棉自 1997 年批准商业化生产以来,2003 年种植面积
达到 280 万hm2 ,占全国棉花面积的 60% ,约占世界转基因种植面积的4% 。转基因抗虫棉
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11] 。
2.1 中国转基因水稻的发展现状
现阶段转基因水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领域,包括耐除草剂、抗病虫害、抗逆性和品
质改良[12] 。中国的水稻转基因技术也走在世界的前列,目前已有三种抗主要病虫害,即抗
螟虫(利用Bt和CpTI基因),抗稻飞虱和抗稻白叶枯病通过了环境试验[13] 。另外,耐除草剂
和抗盐的转基因水稻品种也已被培育出来。我国转基因水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水稻研究
所、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福建省农科院、安徽省农科院、浙江大学、河北大学、复旦大学等相关研究小组,着重研究
抗病虫害、耐盐和改良品质方面的转基因水稻[14]. 目前的转基因水稻主要有以下新性状:
(1) 抗虫性:转Bt 基因抗螟虫水稻、转雪花莲凝集素基因(GNA )抗褐飞虱水稻。
(2 ) 抗病性:转抗菌肽 B 基因抗百叶枯病水稻、转 Xa21 基因抗百叶枯病水稻、抗
-1-
条纹病毒基因水稻、转 ADP 葡萄糖焦磷酸酶基因抗稻瘟病基因。
(3 ) 除草剂抗性:转bar 基因抗除草剂水稻。
(4 ) 抗生素抗性(作为筛选标记):转潮霉素抗性基因水稻。
(5 ) 抗逆性:转脯氨酸合成酶基因耐盐碱水稻。
(6 ) 品质改良:抗衰老转基因水稻、富含蛋白质转基因水稻。
2.2 我国转基因小麦的研究进展
中国对小麦转基因体系的研究始于应用周光宇等于 1983 年在创造的花粉管通道转基因
法[1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环保概论第八章(林).ppt VIP
- 预防静脉输液外渗制度.docx VIP
- 超星网课《社会科学方法论》超星尔雅答案2023章节测验答案.docx VIP
- 中外设计史:中国古代设计史PPT教学课件.pptx
- 翻译美学视角下影视字幕翻译研究.doc VIP
- 基孔肯雅热防控指南.pptx VIP
- 高考新课标卷:2025年-2023年《化学》考试真题与参考答案 .pdf
- 23秋国开(天津)地方政府学终结性考核答案.docx
- 《桥梁养护与加固》教案.docx VIP
- Unit 2 My family(Period 3)(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大同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