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休克 《急重症护理学》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重症护理学 北京出版集团 北京出版社 图示 学习目标 1.了解休克的病因、分类及微循环的特点 2. 熟悉休克的严重程度、分期及休克的抢救流程图 3. 掌握不同类型休克的护理措施 4.学会准确评估休克患者的病情 5.会做休克患者的现场急救 ? ? 休克(Shock)是机体受到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组织灌注不足,导致细胞缺氧、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受损为共同特点的病理过程,它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休克本身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及产生炎症介质是各类休克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 【预习案例】 案例8-1: 患者黄某, 男性,35岁,被汽车撞伤20分钟后被送来医院急诊,意识清楚,BP70/50mmHg,P116次/分,R22次/分,头颅无畸形,头皮无裂伤、无血肿,右侧胸廓畸形,挤压试验阳性,右肩及髋部疼痛且活动受限,其他无异常。 思考: 1. 该患者可能发生了什么情况,依据是什么? 2. 如何对该患者进行救护? 第一节 概 述 一、病因与分类 (一)按休克的病因分类 可分为低血容量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五大类。 低血容量性休克 是指由于体内大量体液、血液或血浆丢失,引起有效血容量急剧减少所致的血压低和微循环障碍。 2. 感染性休克 由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胞壁等产物侵入人体血液循环,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伴休克。有感染依据,大多数可找到感染病灶,引起感染性休克的病原菌有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及寄生虫等,其中以革兰阴性菌多见。 3. 心源性休克 由于心肌广泛而严重受损,导致心排血量急剧减少、血压下降、重要脏器和组织供血严重不足,造成全身性微循环功能障碍,出现一系列缺血、缺氧代谢障碍及重要脏器损害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常见于急性心肌梗塞、严重心律失常、心包填塞、肺动脉栓塞等引起的心室收缩功能减退,或舒张期充盈不足致心输出量锐减。 4. 神经源性休克 由于剧烈的刺激(如疼痛、外伤等),引起强烈的神经反射性血管扩张,周围阻力锐减,有效循环血量相对不足所致。 5. 过敏性休克 某些物质和药物、异体蛋白等,可使人体发生过敏反应致全身血管骤然扩张,引起休克。 (二)按休克的血流动力学分类? 低动力型休克 亦称低排高阻型休克,其血流动力学特点是心输出量降低,总外周血管阻力增高。由于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皮肤温度降低,故又称“冷休克”。本型休克临床最为常见。低血容量性、创伤性、心源性和大多数感染性休克均属于此类。 2. 高动力型休克 亦称高排低阻型休克,其血流动力学特点是心输出量增高,总外周血管阻力降低。由于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多,使皮肤温度升高,故又称“暧休克”。部分感染性休克属于此类。 (二)按休克的病理生理学分类 1. 低血容量性休克 基本机制为循环血容量减少。 2. 心源性休克 基本机制为泵功能衰竭。病因主要为心肌梗死、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破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 3. 梗阻性休克 基本机制为血管血流的主要通道受阻。如腔静脉梗阻、心包填塞、肺动脉栓塞及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等。 4. 分布性休克 基本机制为血管收缩舒张调节功能异常。部分表现为体循环阻力正常或增高,主要是由于容量血管扩张、循环血量不足所致。常见原因为神经节阻断、脊髓休克等神经损害或麻醉药物过量。部分是以体循环阻力降低为主要表现,导致血液重新分布,主要是感染性休克所致。 二、临床特点 (一)微循环的改变 各型休克虽然致休克的病因不同,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各有特点,但微循环障碍(缺血、淤血、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致微循环动脉血灌流不足,重要的生命器官因缺氧而发生功能和代谢障碍,是其共同规律。休克时微循环的变化,大致可分为3期,即微循环收缩期、微循环扩张期和微循环衰竭期。 1. 休克早期(又称微循环收缩期) 全身小血管(小动脉、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微静脉和小静脉)都持续痉挛收缩,口径明显变小,毛细血管前阻力显著增加,开放的毛细血管减少,血流速度减慢,毛细血管血流主要流经直捷通路,动静脉吻合支开放,组织灌流量减少,出现少灌少流,灌少于流,微循环缺血缺氧。 此期为休克代偿期,主要临床表现为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出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