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元课题《找规律》
课标要求:
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经历运用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获得成功的体验
《找规律》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50页到第51页的教学内容。
与四年级上册一样,本册教材单独设置找规律的单元,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思考找出事物里的一些数学规律,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数学思考。本单元内容主要是从全部元素中按要求选取某些元素,发现选取方法的规律,找出有多少种选法,分两部分安排:第一,通过例1认识搭配现象中的规律;第二,通过例2认识简单的排列、组合现象中的规律。
教学目标:
1.经历对几种事物进行搭配或排列的过程,初步发现简单搭配和排列现象中的规律,能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观察、操作、抽象、概括、合作和交流等活动中,感知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符号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逐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
操作要领: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观察、操作,引导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集聚众人智慧抽象、概括出相应的规律。同时,教学中要以定性描述为主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进行评价。
教学难点: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抽象、概括、合作和交流等活动中,感知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符号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操作要领:教师在教学中提供探索活动的基本线索,使学生经历发现规律的过程。按照“选配或排列实物――用符号表示实物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在讨论和反思中发现规律”的顺序来组织学生进行探索。这样教学,一方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另一方面,用图形表示,用字母表示,这又是一个符号化的过程,有利于学生体会符号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学情:
操作要领:这些已有的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对学生探索简单搭配和排列现象中的规律提供了知识与方法上的双重支撑。本单元继续安排学生找规律,主要基于以下几点思考: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丰富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对后继学习的作用:
通过对《找规律》单元的学习,学生们从简单常见的数学现象中寻找规律的意识得到加强,探索规律时所用方法也日趋成熟、理智,数学活动的经验得到了积累,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更发展了符号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课时设计:
1.两种事物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1课时
2.几个事物简单排列现象中的规律……1课时
课时课题《找搭配的规律》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1.经历对几个事物进行搭配的过程,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对几个事物进行搭配的所有方案,探索搭配的规律。
2.通过观察、操作、验证、归纳,并主动与他人开展交流,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逐步优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
3.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在探索规律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在他人的帮助下,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探索策略。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合作探究,探索两种物品的搭配如何才能做到有序,找到这些现象中的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法:(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种)
只有喝的没吃的,填不饱肚子,看,吃的来了。(出示:馒头、面包)
现在小丽要选一种吃的和一种喝的,有几种不同的选择?怎样选?(学生回答)
师小结:如果选喝的,只有牛奶这一种选择,然后搭配馒头或者面包;如果选吃的,就有两种选择,然后分别搭配牛奶,所以不管是喝的配吃的,还是吃的配喝的,都是有两种搭配,也就是有两种选择。
这样的早餐真不错,可是如果每天都吃这样的早餐,就会吃腻的,小丽的妈妈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就增加了早餐的花样。我们一起来看看----
[设计意图](二)合作探究,体会有序1.出示:馒头、面包、蛋糕和牛奶、豆浆
谈话:这下早餐的品种可不少,小丽每次还是选一种喝的和一种吃的作为自己的早餐,请同学们帮她想想,现在她的早餐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2.谈话:这个问题比刚才的问题要复杂些,要解决这个的问题,我们还是从实践入手,自己动手配一配吧。
3.小组合作讨论研究有多少种搭配方法。
4.指名一个小组到讲台前演示搭配过程,说出结论。
再指名另一个小组到讲台前演示不同的搭配过程,说出结论。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
如果选喝的饮品,有2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单片机汽包液位检测和显示.doc
- 基于单片机水位水温控制系统.ppt
- 邓小平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理论.pdf
- 基于单片机温湿度检测和控制.doc
- 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研究-论文.pdf
- 基于数电数字温度计设计.doc
- 基于校园网网络环境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究.doc
- 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试题.doc
- 极值理论与求法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doc
- 计算机控制(第五章-数字控制系统2).ppt
- CNAS-CL63-2017 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在声像资料鉴定领域的应用说明.docx
- 12J7-3 河北《内装修-吊顶》.docx
- 12N2 河北省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燃气(油)供热锅炉房工程.docx
- 内蒙古 12S8 排水工程 DBJ03-22-2014.docx
- 山西省 12S10 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 管道支架、吊架.docx
- 16J601-木门窗标准图集.docx
- 12J8 河北省12系列《 楼梯》.docx
- CNAS-GL37 2015 校准和测量能力(CMC)表示指南.docx
- CNAS-RL02-2016 能力验证规则.docx
- 津02SJ601 PVC塑料门窗标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