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山在广州市北.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越秀山在广州市北,古代与番山、禺山合称为广州城区的三山。据传,远在二千八百多年前的周夷王时期,越秀山南面就建立了“楚庭”,秦末汉初,这里始建了“任嚣城”,后扩展为“赵佗城”。南越王赵佗以番禺为都,因此越秀山别称为越王山。明永乐年间,都指挥花英在山顶建造观音阁,俗又称为观音山。越秀山海拔仅七十余米,冈峦起伏,与白云山相接,构成广州北边屏蔽。 公园内的名胜古迹较多,主要有五羊山、镇海楼等。 镇海楼 名胜古迹 五羊山   五羊山在公园西部的山岗上。岗顶矗立着一座高达11米的五羊石像。传说古时周代有5个仙人各骑口衔六枝谷穗的羊降临楚庭(广州古名),把谷穗赠给邑人,并祝人们永无饥荒。仙人言毕隐去,羊化为石。五羊石像就是艺术家们根据这个神话而创作的。这就是为什么广州用“羊城”和“穗”为代称和简称的由来。五羊像用花岗石雕制,造型含蓄而富有诗意,被人们视为广州的标志。 中山纪念碑   中山纪念碑在越秀山顶,又称纪念塔。为纪念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而建,由南京中山陵设计师吕彦直设计。1929年动工,当年完成。碑身用耐风化的花岗石砌筑,高37米,外呈方形。碑塔内有梯回旋而上。碑的正面以巨块花岗石铭刻孙中山遗嘱的全文。 越秀公园 - 五色羊   五色羊,从南海飘来,降临广州,五只羊嘴里各衔一茎六穗的稻谷。仙人将稻穗送给当地居民,并祝福永无饥荒,言毕腾空而去,羊化为石。广州亦得别称“羊城”和“穗城”。   根据古老的传说1959年在越秀山建一座五羊塑作。这座五羊石雕,连基座高11米,共用130余块花岗石雕刻而成,体积约53立方米,仅羊头部的一块石料就重达2吨多。五只羊大小不一,母羊昂首远望,口衔谷穗,又似回眸微笑,探视人间。其余四羊,环绕其身,亲密依偎,或嬉戏、或吃草,或吸乳。姿态各异,造型优美,情趣横溢。据说当年雕像竣工时,有人提出既是五仙骑的羊,怎会还有在吸奶的乳羊呢?其实仙人五羊都是想像出来的神话,既是仙羊,无论大小,自有仙风道骨,佛法无边。雕塑家们发挥其超群的想象力,匠心独具。40多年来,五羊石雕被誉为广州城徽,为越秀公园增色不少。五羊的传说也广为流传,海内外游客到此浮想联翩,流连忘返,纷纷摄影留念。 镇海楼坐落在越秀山小蟠龙冈上。该楼又名“望海楼”,因当时珠海河道甚宽,故将“望江”变为“望海”。又因楼高5层,故又俗称“五层楼”。楼前碑廊有历代碑刻,右侧陈列有12门古炮。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扩建广州城时,把北城墙扩展到越秀山上,同时在山上修筑了一座五层楼以壮观瞻。镇海楼历史上曾五毁五建,现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是1928年重修时由木构架改建成。1929年成为广州市市立博物馆。1950年改名广州博物馆,分朝代陈列广州城2000多年发展的文物史料。   镇海楼是广州标志性建筑之一,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楼高25米,呈长方形,阔31米,深16米。下面两层围墙用红砂岩条石砌造,三层以上为砖墙,外墙逐层收减,有复檐5层,绿琉璃瓦覆盖,饰有石湾彩釉鳌鱼花脊,朱红墙绿瓦砌成,巍峨壮观,被誉为“岭南第一胜览”。   镇海楼顶层正面高悬“镇海楼”横匾。镇海楼两侧对联:“千万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   镇海楼气宇非凡,古今曾以“镇海层楼”、“越秀远眺”和“越秀层楼”先后列为“羊城八景”之一。   今日的镇海楼,高28米,歇山顶,复檐五层,红墙绿瓦,雄伟壮观。首层面阔31米、深15.77米,山墙厚3.9米,后墙厚3.4米;每层向上有收分,面阔及墙厚尺寸均有递减,第五层面阔为26.4米、深13.67米,山墙厚1.65米,后墙厚1.3米。   镇海楼被誉为“岭南第一胜概”,先后以“镇海层楼”和“越秀层楼”列为清代和现代的羊城八景之一。清末的楹联(有两副不同版本):“万千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星(霄),目空今古;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凭(倚)栏看剑,泪洒英雄”(作者一说彭玉麟,一说彭玉麟幕僚李棣华),至今仍悬挂于顶层。   另外,数百年来,诗人政客每登其上,皆感慨万端,有关镇海楼的名人诗作甚是丰富,教人叹为观止,主要有咏迹怀古、抒怀咏志两个题材。其中以佛山人陈恭尹及廖觅竹的《镇海楼》影响最广。 *

文档评论(0)

jdyz03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