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2c仁人也--医古文中的人文精神探幽.pdfVIP

医者%2c仁人也--医古文中的人文精神探幽.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7 正文第七十二页左面“祕授万应内伤灵膏”条下 “(祕授万应内伤灵膏)治跌扑损伤,闪气腰疼,一切风气酸痛寒湿诸痺,心胃两气, 胸膈肚腹胞胀,哮喘,脾胃虚寒……。”句中“胞”当作“饱”。 18 正文第七十四页左面“观音救苦膏”条下 “(观音救苦膏)治诸般腹痛,胃腕气滞疼痛。“句中“腕”当作“脘”。 19 正文第七十四页右面“观音救苦膏”条下 “(观音救苦膏)治五劳七伤,贴夹眷穴,尾闾穴,肚脐。“句中“眷”当作“脊”。 医者,仁人也 ——医古文中的人文精神探幽 徐 梅 云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医史文献教研室 【摘 要】 随着医患纠纷的频繁,不少专家、学者在呼吁人文关怀,在我国传统的 : 中医文化里,古人早就有了“医乃仁术”之说,认为“医乃生死所寄,责任非轻”。中医里 的“望、闻、问、切”原本就体现了对病人的同情、关怀、爱护等人文精神。在医古文的众 多篇章中都蕴藏着不少人文精神的元素。 【关键词】:人文精神 医乃仁术 医德 医技 近年来,医患之间的信任和信赖感日渐削弱,医患矛盾不断加深,医疗纠纷频发,医生 被打,医院被砸的事屡有发生。究其原因,除了有其深层的社会原因外,与我们的医务人员 人文精神的缺失也有一定的关系。据有关部门的调查,医患纠纷中,有50%是由于医务人员 没有爱心、缺乏同情心、责任感和服务态度不好引发的。现在不少专家、学者已在呼吁人文 关怀,并明确指出“医务生涯不再只是技术功利的积累,而是一次次人性的相遇、心志的拓 〔1〕 展、智力的攀岩” 。“医学是人学,它不仅仅是人类关于自身形态、功能、代谢现象与规律, 生理、病理、药理知识,诊疗、护理、康复技术体系的建构历程,也是生命中痛苦与关怀、 〔2〕 苦难与拯救,职业生活中理性与良知的搏击、升华的精神建构历程。”“医学人文的价值关 〔3〕 怀不仅弥散在诊断室里,也穿插在治疗的全过程” 在我国传统的中医文化里,古人早就有了“医乃仁术”之说,认为“医乃生死所寄,责 任非轻”。中医里的“望、闻、问、切”原本就体现了对病人的同情、关怀、爱护等人文精 神。在医古文教学中,怎样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我认为可以 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充分利用医古文教材,挖掘其中的人文因素,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做人,培养 良好的医德。 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首列《大医习业》与《大医精诚》两篇,这是我国最早的 较为完整的医德文献专论,它较完整的介绍了高尚的医德与高超的医技相结合的医德规范。 186 这种浓厚而朴素的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不正是自古以来我们要引领学生学习和继承 的人文精神吗? 《大医精诚》冠于《备急千金要方》之书首,可见孙思邈一生非常注重医学道德的修养, 在文中他将医术分为精和诚两个方面,论述了大医修养的两个标准,即“精”和“诚”。 “精”是指精湛的医学知识和技能,“诚”是指高尚的医德修养。“大医精诚”即为:一 个堂堂正正的医生,既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也要有赤诚济世的道德品质,如此方为“大 医”矣。 针对医德问题,孙思邈在文中说道:“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 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 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要 求医生要医德高尚,认为医术高超的医生治疗疾病,必定是集中精神,稳定情绪,看到患者 首先产生同情、怜悯患者的心情,接着就要有解除患者痛苦的决心。当有患者前来求治,不 能计较患者的身份是高贵还是低下,是富有还是贫穷,是年长还是年幼,是漂亮还是丑陋, 是(自己)亲近的人还是有怨恨的人,是同民族的人还是不同民族的人,是愚笨的人还是聪 明的人,都要把他们看做最亲近的人。不能瞻前顾后,考虑自己是吉祥还是凶险,维护顾惜 自己的身家性命。” 这既

文档评论(0)

baihualong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