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地表能量平衡特征的观测分析与数值模拟.pdfVIP

北京城市地表能量平衡特征的观测分析与数值模拟.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城市地表能量平衡特征的观测分析与数值模拟.pdf

北京城市地表能量平衡特征的观测分析与数值模拟* 1 1 2 1 3 苗世光 ,窦军霞 ,CHEN Fei ,李炬 ,李爱国 1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北京,100089 2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Boulder, Colorado, 80301, USA 3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摘 要 摘要:本研究分析了北京 325 米气象塔三层高度上一年的城市地表能量平衡观测资料,检验并改进了 适用于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城市陆面模式。研究表明: 1. 北京 325 米气象塔的观测代表了处在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的我国城市所特有的地表能 量平衡特征,即: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造成夏季和秋季波恩比最小、春季次之、冬季最大,分 别约为1、2 、3 。 2. 虽然净辐射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但是白天储热在净辐射中所占比例几乎不随季节变化。140m 高度 基本处于常值通量层。该层上,正午前后的反照率夏季约为 0.1,冬季约为 0.14 ;白天感热、潜热、储热 占净辐射的比例,晴天时分别为0.25、0.16 和0.59,多云时分别为0.33、0.19 和0.48 。 3. 晴天的夜间,各季节感热均接近于零,而潜热均大于零。多云时,冬季夜间的感热略大于潜热。可 推测该部分夜间向上的热通量主要是由人类活动所释放。人为热在夏季以潜热为主,冬季则潜热和感热同 等重要。 4. 采用观测分析与 Noah/SLUCM 陆面模式相结合的方法,求出了城市中绿地的绿洲效应系数、城市 不透水下垫面水份有效率的时间变化公式、以及人为潜热通量的日变化曲线和四季最大值,可直接应用于 城市冠层模式。该方法可应用于其它地区。 5. 通过城市中绿地的浇水和绿洲效应、城市不透水下垫面的潜热通量、以及人为潜热通量四个方面 改进 Noah/SLUCM 陆面模式对地表潜热通量的模拟,使得模式对净辐射通量、感热通量和储热的模拟效 果均有改进,即可以提高城市陆面模式的整体性能。 6. 用地属性资料可以明显提高陆面模拟的效果,建筑物信息对减小陆面模拟的系统性偏差亦非常有 效。 下一步拟将对 Noah/SLUCM 的改进应用到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中,提高对城市陆面过程的 精细模拟能力。 关键词:北京,城市地表能量平衡,观测,城市陆面模式,潜热通量。 1 引言 城市下垫面对大气的影响是当前边界层研究和气候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城市的出现 和扩大,使得密集的建筑物取代了自然的地表面,改变了地表能量平衡和边界层结构特 征,形成了城市热岛等独特的城市气候特征,并导致大气环境的恶化,直接影响人们的日 常生活[1] 。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批准号:GYHY200906026、GYHY201106050 )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批准号:2008BAC37B04 ,2006BAJ02A01 )资助。 近年来,国际上陆续开展了一些城市地表能量平衡和边界层结构的研究计划,如法国 的UBL/CLU–ESCOMPTE 计划[2] [3] [4] 、瑞士的BUBBLE 计划 和美国的Joint Urban 2003 计划 等。研究表明,由于城市结构及气候条件的不同,一个城市内部及各城市间的城市边界层 及城市气候特征均有明显不同,因此需要针对不同城市开展研究。 [5] 刘辉志和洪钟祥(2002 ) 研究了北京城市下垫面边界层湍流统计特征。徐祥德等 [6] (2004 ) 开展了BECAPEX 科学试验,揭示了北京城市污染“空气穹隆”大气化学结构特 [7] 征及其变化规律。周明煜等(2005 ) 研究了北京城市大气边界层低层垂直动力和热力特

文档评论(0)

wangshir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