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地平线》中的中国风——从西方乌托邦文学传统与东方学角度看这一现象.pdfVIP

《消失的地平线》中的中国风——从西方乌托邦文学传统与东方学角度看这一现象.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消失的地平线》中的中国风——从西方乌托邦文学传统与东方学角度看这一现象.pdf

《消失的地平线》中的 中国风” ——从西方乌托邦文学传统与东方学角度看这一现象 李 汀 易 丹 【摘要) 《消失的地平线》讲述了几位西方人士在中国滇藏地区一神奇山谷中的喇嘛寺 院的经历。作品出版年代时值一战二战过渡期,这个名为“香格里拉”的乐园,其各项设施 与生活方式既古朴又现代,其中中国情调与“中国风”的突出,尤为引人注目。但小说中所 创造的各种中国意象与所带来的中国情调与“中国风”,其意义的终点并非在于对东方的推崇 与肯定,而在于西方对于自我身份的构建和定义与对文明的自省。 【关键词】 《消失的地平线》;中国风;乌托邦;东方学;身份 [中图分类号】110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08)02-0186—03 1933年4月,英国伦敦麦克米兰出版公司出版了英国却令人不禁深思。表面上看到的这些对中国或者东方的向 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James 往与推崇。经过仔细分析,也许另有深意。 Hilton)的长篇小说消 失的地平线),令出版商和作家本人始料不及的是,《消 失的地平线)一经出版立刻在欧洲引起了轰动,并很快畅 销到美国并被好莱坞高价买下翻拍成电影。时至今日,这 每个民族与国家皆有自己的乌托邦史与乌托邦文学传 部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影响仍然毋庸置疑,其研究成果也颇 统,东方西方皆是如此。我国比较著名的一个乌托邦典型 为丰富。小说讲述的是主人公康威等四位西方人士,在战 便是出自东晋陶渊明之手的武陵“桃花源”。西方同样有 时从南亚次大陆的巴斯库(作者虚构的某国城市名字), 着悠久的乌托邦文学史。 乘机转移去白沙瓦时,被一个神秘的东方劫机者劫往香格 从托马斯·莫尔笔下的“乌托邦”以来,这一概念 里拉蓝月山谷的神奇经历。 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被引申,拓展,阐释,关于乌托邦的 小说出版的时间为一战结束不久,二战风雨欲来之 定义可谓众说纷纭。根据众多学术成果,有研究者将乌托 时,作家希尔顿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为人们一手打造这个完 邦的定义大致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类。 美的避风港和精神家园。这个名为香格里拉的乐园是一个 狭义是来自英国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的作品乌 位于中国滇藏地区的喇嘛寺院。让人称奇的是,蓝月山谷 托邦。莫尔将“乌托邦”看作一种切实可行的“典范制 香格里拉的环境氛围和生活方式十分奇妙,除开自然环境 度”,一种对人类理想社会或国家的理性设计,注重对其 的偏僻隐蔽与壮美神秘,寺院内各种设施与器物中西合 制度与设想的实际考察与研究。整体性、秩序和完美成为 璧,既古朴又现代。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寺院里存在西方 界定乌托邦的几大特征。【l, 的生活方式与器物,但除此之外,作家希尔顿对这个乐园 广义的理解把“乌托邦”等同于一切人类理想社会, Lev· 的。选址”和其中中国意象的描写与“中国风”的营造, 注重其功能、作用和意义。英国学者利维塔斯(Ruth [作者简介)李汀,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易 丹,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四川成都610064。 ·186· 万方数据 itas)在他的乌托邦观念(TheConcept 活毫无幸福可言,对于原本引以为荣的工业文明不禁产生 ofUtopia,1990)中 综合考察了人们关于乌托邦功能的不同思考,总结出其首 了怀疑,失望和反思。家园被战争洗劫一空的人们,在动 要功能是“疏离”——使我们与现实产生距离,以便从 荡的时代面对破败的一切渴望一个远离一切的避风港,或 超越的视点观察现实中的种种弊端,并针对性地设想一种 者仅仅是一个精神上的家园。这一点便很好理解。正是在 或几种优于现状的、可能的理想社会,所以乌托邦代表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inpp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