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考古学-青藏地区的史前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原考古学-青藏地区的史前研究.pdf

·49· 高原考古学:青藏地区的史前研究① 汤惠生 李一全 [摘要】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对青藏高原早期人类遗存进行检测的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不仅不是人类最 初的起源地之一,相反却是世界上最后一块被人类占据的土地。最早的人类迁徙到青藏高原的路线及 生存环境如何,作者提出可以用高原考古学的体系新辟一个研究方向。 [关键词】 青藏高原;高原考古学;史前研究 【中图分类号】K827 【文献标识码1A 【文章编号】1002—557(x)(2012)03—0049—08 一、青藏高原早期人类及其石器的古老性 从上世纪初以来,藏学家、历史学家、人类学家,及考古学的学者们,不间断地努力探索着青藏高原 的史前文明,然而由于空间上的距离和海拔上的高度,更加之时间上的悠远,我们在认知青藏高原史前 文明的道路上,依然脚步蹒跚。 地理学认为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因为它是世界上最后隆起并形成了世界上最高的地 方。青藏高原的隆起过程大约从1000多万年前开始,至今尚未完全结束。⑦元代藏族文献红史用藏 族自己的语言,对这块最年轻的高原给予形象而准确地描述:“三千世界形成之时,世界为一大海,海面 上有被风吹起的沉渣凝结,状如新鲜酥油,由此形成大陆。”③ 考古学家不这么认为。在考古学家眼里,青藏高原一度是一块与人类起源相关的古老土地。青藏 高原史前文明的神秘性,给学者们带来了巨大的退想空间。上个世纪初,当时其史前文化尚不为人知的 青藏高原被认为有可能是人类最初的发源地之一。20世纪前半叶,英国、德国和前苏联学者认为,第三 纪晚期喜马拉雅山急剧上升,蒙藏地区森林消退,从而迫使人类远祖——古猿从森林转入地面生活,逐 渐变成现代人。④在上个世纪中叶,特别是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的云南元谋发现距今170万年的猿人化石 以后,青藏高原人类起源的观点在中国学术界再次被重申。已故的著名人类学家贾兰坡认为:“正当从 ①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8AMZ001):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07JA850004)。 ⑦赵希涛:喜马拉雅山脉近期上升的探讨【J】,‘地质科学)1975年第3期。 ③蔡巴·贡噶多吉著,陈庆英、周润年译:红史【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X。 ④列.谢.瓦西里耶夫著,郝镇华、张书生、杨德明、莫润先、诸光明译:中国文明起源问题【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 116页。 万方数据 ·50· 中国藏学 2012年第3期(总第104期) 猿变到人期间,青藏地区仍然是适合人类演化的舞台,到那里寻找从猿到人的缺环也是有希望的。”①著 名的考古学家童恩正也认为:“中国的西部,特别是西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有可能是从猿到人进化的摇 篮。”②直到上个世纪末,乃至本世纪初,我国仍有许多学者在坚持和恪守这个说法。③ 考古学家的说法并非想要耸人听闻,上个世纪下半叶以来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似乎为人类青藏高 原起源说提供着物质证据。考古学家们决心要找到青藏高原的“第一把石刀”,因为对于旨在建立时空 框架的传统考古学来讲,找到这个序列的起始点是至为关键的第一步。 1956年7月至8月,中国科学院的地质学家在长江源头的沱沱河一带首次发现了十几件打制石器, 其中包括被认为可能属于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④1966年至1968年,中国科学院西藏综合考察队在 西藏定日县东南10公里的苏热山南坡,发现40件人工打制的石片以及用石片做成的刮削器和尖状器等;⑤ 之后又陆续在青藏高原腹地的申扎、双湖⑥、多格则、扎布⑦、夏达错湖滨⑧、各听⑨、热角、贡崩⑩、色 林错⑩、哈东淌、却得淌⑥、乌拉湖⑩,以及青藏高原东缘的小柴旦⑩、大柴旦⑤、冷湖⑩等地,发现越来越 多旧石器时代的石制品。从考古类型学的角度来看,这些石制品与中原地区lEl石器时代晚期,甚至中期 的石器差不多,所以有些学者把青藏高原的旧石器归属到中原“周口店第一点——峙峪”石器系统里去,⑥ 也有人根据夏达错东北岸地点发现的手斧等石制品认为,从IEt石器时代中期开始,印度西北部的阿舍利 文化便翻越喜马拉雅山,传播到西藏腹地了。@IB石器时代中期是个什么概念呢,张森水曾经把

文档评论(0)

xtt6197318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