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文化的渊源及发展概要.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养生文化的渊源及发展概要.pdf

第35卷 第 1期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No.1 Vo1.35 · 254 · 2013年 1月 JGCTCM January 2013 中医养生文化 的渊源及发展概要 张 岚 ,邹纯朴 (1.上海中医药大学2010级研究生,上海 201203;2.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内经教研室,上海 201203) 摘要:本文对中医传统养生文化的渊源以及秦汉、晋唐、宋元、明清等各个历史时期中有影响的养生理论进行了简要 概括,认为中医养生学以古代哲学和 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大致体现出天人相应、形神共养、平衡阴阳、动静有常等特点。 关键词:养生文化;渊源;发展 Doi:10.3969/j.issn.1002—1108.2013.01.0139 中图分类号:11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1108(2013)01—0254—03 养生是指根据人体生命过程的活动规律所进行的一 静无为”的养生理论,持 “静以养生”的观点。老子认为唯 切物质与精神的身心护养活动。中医养生学 ,是 以中国传 有清虚静泰,顺应 自然 ,才能无所不为。 “至虚极,守静 统哲学为根基,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探索和研究 中国历代 笃” 、“见素抱朴 ,少私寡欲”J,“清静为天下正”[6]都 生理、心理保健以及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实用 反映了他的代表思想。他主张淡泊名利,知足常乐。认为 科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在漫长的历史 “五色令人 目盲,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 口爽”6。庄子 发展过程中,各种养生方法和技能应运而生,逐渐形成 了 在养生方面主张 “循天之理”,并力主 “虚无恬淡”,认为 “平 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在跨入21世纪 易恬淡 ,则忧患不能人 ,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 的今天,其影响有增无减,独特的中国文化色彩和民族风 亏” 。他将养生具体分为 “养神”和 “全形”,即调摄精神 格使其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研究意义。 和保全形体 ,他认为养神以静为主,但应静中有动;全形以 1 中医养生文化的渊源 动为主,但当动中有静,故应动静结合。 “养生”一词出 自《吕氏春秋 ·节丧》“知生也者,不以 孔子提 出了 “仁者寿”的观 点,认为 “大德必得其 害生,养生之谓也。”上古时代,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 寿” ,此外在饮食方面提出 “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J,以 成了一些养生措施 ,《韩非子 ·五蠹》“上古之世 ……民食 及在生活起居方面提出的 “寝不尸”、“居不客” j、“食不 果瓜蚌蛤,腥臊恶臭 ,而伤害腹 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 , 语,寝不言” 等安适 自养的观点均对后世养生实践具有 钻遂取火,以化腥臊 j。”《吕氏春秋 ·古乐篇》记载 “民气 启迪作用。此外苟子提出 “修身养心”之术L9],认为养生应 郁瘀而滞者,筋骨瑟缩不达,故作舞 以宣导之 J。”钻木取 顺应 自然 ,而又要有所节制,反映了儒家道德规范已辐射 火,作舞宣导,不仅利于养生 ,也是人类文明的一大飞跃。 到了养生领域。 韩非子的 “啬神”、“少欲”I。。说,管子的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 帛画 《导引图》中描绘 了四十四种 “节欲存精”l说,都和老子的养生思想一脉相承。 姿势,如 “鹞背”、“熊经”等,后世汉魏之际华佗的五禽戏即 随着 《黄帝内经》的问世 ,先秦诸子的养生思想完成了 由此演变而来。庄子曾记载 “吹吁呼吸,吐故纳新… 导‘气 全面的总结。《内经》提 出生长壮老已是不可抗拒的客观 以和 ,引体致柔”l4之术。除导引吐纳之外 ,积精养神更为 规律。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 养生家所重视。如 《汉书 ·王贡两龚鲍传》中有 “吸新吐故

文档评论(0)

aiwen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