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高程建筑结构概念与规程--方鄂华.pdf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
设计规程和概念设计
清华大学 方鄂华
主要参考资料
[1]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概念设计
方鄂华编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年9月
[2]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 -2002
[3] 北京市建筑设计技术细则结构专业
北京市建筑设计标准化办公室主编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
研究院 2004.12
[4]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若干问题解说(JGJ3-
2002 )》黄小坤 《土木工程学报》2004年3月
第1部分
体系和结构布置
1.偏心距和扭转不规则 (参考[1]4.3~5、5.2节)
• 规程4.3.5条规定
1. 地震作用考虑(5 %L) 附加偏心距,最大层位移和平均层位移之比(假定刚性
楼板计算):
2. 结构周期比 T /T
扭 1
3. 考虑(5 %L) 附加偏心距,计算的内力参加组合(设计构件) ,抗震规范5.2.3条与
高规不同
• 地震作用存在双向平动和扭转分量,规范规定单向计算是一种简化,扭转分
量无法确定,规程将扭转规则性定量化,有利于设计操作。措施:
1. 防止地震作用下扭转过大:限制位移比、周期比。位移比、周期比过大原因:
刚心、质心偏离,需要调整剪力墙的布置,减小刚心与质心距离;
抗扭刚度小,扭转周期长,需要加大抗扭刚度。
2提高抗扭承载力:用附加偏心距计算,加大构件设计内力。扭转产生内力放大,
距刚心愈远,内力放大愈多。抗震规范是在不考虑耦联计算时简化方法(边
榀乘以1.15或1.05),对高层建筑偏于不安全,不高的建筑可以采用。
存在问题和建议:
1考虑附加偏心距以后,难以考察结构平面刚度是否均匀;
有时较难调整到上述要求。
2 当调整实在有困难时怎么办?
首先要弄清楚是什么原因造成扭转不规则。
• 用原结构状态检查周期比,不符合要求时应调整结构布
置;应尽可能增加结构的抗扭刚度;当侧移刚度较大时
可以减小侧移刚度;
• 用原结构状态计算检查位移比(与检查位移限制同时进
行,没有附加偏心距),了解平面刚度是否均匀,调整
结构布置,减少刚度偏心;
• 加高连梁可增加抗扭刚度,加高连梁不一定是好措施,
可能不利于“强墙弱梁” ,特别是外墙为短肢墙时。
• 在周边增加剪力墙最有效
用附加偏心距计算检查结构是否偏心过大,是否符合
规程要求的位移比(主要检查最大层间位移层)
• 结构抗扭刚度较小、侧移刚度很大时,可减小侧移刚度;
• 如果结构刚度很大,最大位移在允许位移的1/2~1/3左右(或
更小),位移比的限制可以放宽一些(多层、剪力墙结构、
高层建筑的偏置矮裙房等位移较小时);
例如层间位移1/2000时可放松10%,再小时放松不超过20 %
(参考[3] )
• 位移比超过1.2时,为不规则结构,用附加偏心距或双向偏心
计算内力(必须采用考虑耦联的计算),角柱配筋适当增加;
• 当位移比超过1.5(B级:1.4)时,为特别不规则结构,我国规
程不允许。
是否可参考美国IBC规范做法?
美国IBC规范要求将外荷载产生扭矩及附加
偏心距的扭矩之和放大,乘以放大系数
Ax (Mt +M ta )
外荷载扭矩 附加偏心距的扭矩
放大系数由以下公式计算,但不大于3
δ 2 位移比 1.2 1.5 1.7
Ax max ≤3 增大系数Ax 1 1.56 2
δ
1.2
avg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