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第3版 教学课件 作者 周兆元 第五章表面粗糙度与检测.ppt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第3版 教学课件 作者 周兆元 第五章表面粗糙度与检测.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表面粗糙度与检测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选用及标注 基本内容:掌握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表面粗糙度的评定、选用、标注及测量。 重点内容:表面粗糙度的评定、选用及标注。 难点内容:表面粗糙度的评定、选用。 操作技能: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实际轮廓:平面与实际表面相交所得的轮廓线 第一章 概述 一、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零件表面的形貌可分为三种情况: 形状误差:峰谷的波长和波高之比大于1000 (波距大于10 mm)的不平程度属于形状误差。 表面波纹度:峰谷的波长和波高之比等于50~1000 (波距为1~10 mm)的不平程度称为波纹度。目前表面波纹度还没有制定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第57技术委员会正在制定表面波纹度有关国际标准。 表面粗糙度:零件表面所具有的微小峰谷的不平程度,其波长和波高之比一般小于 50(波距小于1mm)。 造成表面粗糙度的原因: 刀具与被加工表面的摩擦; 切屑分离时的工件表面层金属的塑性变形; 工艺系你统中的高频振动; 二、表面粗糙度对零件性能的影响 配合性质稳定性:配合表面经跑合后,改变了配合性质。 摩擦磨损:摩擦系数增大,有效接触面积小,单位面积压力大,越容易磨损。 抗腐蚀性:不平表面的腐蚀物更多,越容易腐蚀。 对零件的外观、测量精度、表面光学性能、导电导热性能和胶合强度等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密封性:只在局部点上接触,中间缝隙影响密封性。 第二节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一、取样长度 l与评定长度 判别和测量表面粗糙度所规定的一段基准线长度。一般在一个取样长度内应包含5个以上的波峰和波谷。常用的取样长度值 l 值见表 5-1 所示。 第二节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评定长度 ln: 评定表面粗糙度时所必须的一段长度。一般情况下: ln = 5 。 取样长度与评定长度 二、中线 m 在取样长度内,使轮廓上各点的轮廓偏距 yi 的平方和最小,即: (一)轮廓最小二乘中线 在取样长度内,使轮廓上各点的轮廓偏距 yi 的平方和最小,即: (二) 轮廓的算术平均中线 三、评定参数及数值(GB/T 3505-2000) 一、高度特征参数 二、间距特征参数 1.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2.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 3. 轮廓最大高度Ry 1. 轮廓微观不平度间距Sm 2. 轮廓单峰平均间距S 三、形状特征参数 轮廓算数平均偏差 Ra:在取样长度内,被测实际轮廓上各点至轮廓中线距离绝对值的平均值,即: 或近似为 Ra 越大,表面越粗糙。 Ra 能客观、全面反映表面微观几何形状特性。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新标准中已无此项) :在取样长度内5个最大的轮廓峰高 ypi 平均值与5个最大轮廓谷深 yvi 平均值之和。 轮廓最大高度Rz (旧标准(GB/T 1031-1995)中用Ry 表示) :在取样长度内,轮廓的峰顶线和谷底线之间的距离。峰顶线和谷底线平行于中线且分别通过轮廓最高点和最低点。 Rz 越大,表面越粗糙。Rz 能不如Ra 对表面粗糙度反映得客观、全面。 二、间距参数 轮廓单峰平均间距 S (新标准中已无此项) :两相邻轮廓单峰的最高点在中线上的投影长度 Si 称为轮廓单峰间距,则 S 为: 间距参数反应轮廓疏、密况状,即 l 内峰、谷的数量。 轮廓单元的平均宽度RSm(旧标准是微观不平度的平均间距 Sm) :含有轮廓峰和相邻轮廓谷的一段中线长度 Smi 称为微观不平度间距,则 Sm 为: 三、形状特征参数 轮廓支撑长度率 Rmr (旧标准是 tp ) :与轮廓峰顶线相距为 c 的一条直线与轮廓峰相截所得到的各段截线 bi 之和,称为轮廓支撑长度 np ,与取样长度 l 之比,就是轮廓支撑长度率 tp ,且有: 第三节 表面粗糙度的其标注 a1、a2 处为粗糙度高度参数的允许值(μm); b 处标注加工方法、镀涂或其它表面处理; c 处标出取样长度(mm); d 标出加工纹理方向符号; e 处标出加工余量(mm); f 处标出间距参数值(mm)或轮廓支承长度率。 GB/T 131-1993 纹理方向 表面是通过去除材料方法获得; 表面是通过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 去除材料, Ra (可省略)最大允许 值为 6.3 μm ; 6.3 任何方法, Ra 最大允许值为 6.3 μm ; Rz 200 不去除材料,Rz 最大允许值为 200 μm。 6.3 标注时将其标注在可见轮廓线、尺寸界线、引出线或它们的延长线上,符号的尖端必须从材料外指向被注表面。 实例分析 第四节 表面粗糙度的选用 总的原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时间加速器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