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安徽农学通报AnhuiAgri.Sci.Bul1.2008,14(12) 76
冬枣贮藏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孔令云
(垦利县林业局,山东垦利257500)
摘 要:该文阐述了冬枣贮藏期间发生的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症状,以及田间综合预防、采后处理和控制
贮藏环境条件等防治措施。
关键词:冬枣;贮藏病害;储藏条件;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66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08)12—076—02
近年来 ,随着冬枣栽培面积的迅速扩大和集约化栽 达 果核 。为一种细菌所 致 。
培的发展,果实病害也迅速蔓延开来,尤其在贮藏期间 1.2.3软腐病。属伤 口感染引起的病害病斑红褐色或淡
发病率很高。笔者于2005~2007年对此进行了研究,现 褐色,呈现不规则斑块,不凹陷,病变组织粘稠状,枣
就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 果成熟前病果皮下组织干缩失水,或为网状空洞,贮藏
1冬枣贮藏期病害 期发生软烂。该病是冬枣贮藏期的主要病害,为聚端孢
1.1 生理性病害。 菌所致。
1.1.1苦痘病。果实膨大期至贮藏期间均可发病 。病果 2侵染型病害的发病机理
果面出现深褐色或红褐色不规则斑块,稍凹陷,皮层下 2.1 病原菌的致病作用。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病原菌
部分果 肉海绵状坏死 ,是一种缺钙症状 。 产生的果胶酶、淀粉酶分解细胞壁并使淀粉分解为糖,
1.1.2缩果病。幼果期至果实贮藏期间均有发生。病果 造成果实软烂 。二是病原菌新陈代谢时产生毒素,对枣
果面出现深绿色或淡褐色不规则坏死斑块,严重时凹陷 果造成毒害使其感病。
呈畸形 ,皮层下或内部果 肉组织木栓化。部分病果表面 2.2 果实抗病性下降。果实抗病性随果实后熟而下降,
症状不 明显,但果肉组织褐色坏死或木栓化。为一种缺 至完熟时抗病性最低 ,在此期间极易受到病原菌的侵袭
硼症状 。 而发病 。潜伏期 的病原也可由于果实的成熟。
1.1.3酒化褐变。枣果果 肉有浓厚的酒糟味并伴随褐变 3枣果贮藏病害防治措施
软化,呼吸强度也 明显降低 ,为高C02或低伤害症状。 3.1 采前综合防治。
1.1.4冷害。由于储温过低使枣果果 肉变软变褐,有水 3.1.1合理密植。近几年来,冬枣 由枣粮间作和稀植迅
渍状 凹陷斑 点。应该注意与冻害 的区别 。 速向集约化密植发展。栽培密度越来越大,株行距多为
1.2侵染性病害 1.5mX2.0m或 1.5mX3.0m,定植3a后,光照与通风条
1.2.1 黑斑病。潜伏侵染性病害,有三种类型,为烟 件迅速恶化,造成病害流行 。建议初植密度为2m×3m或
草赤星病菌所致。红褐斑型:病斑红褐色,稍凹陷,有不 3m×4m,以后随着树冠的扩大要及 时间伐调整。
清晰的轮纹,发病初期病斑下浅层果肉组织坏死,严重时 3.1.2增施有机肥。目前枣园少施或不施有机肥,造成
病变组织深达果核。灰褐斑型:病斑灰褐色,稍凹陷,水 树势衰弱,抗病力差。要多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在
渍状,有晕圈,病变部分为皮层和部分果肉组织,并不深 花期至果实膨大期每隔15d喷施复合叶面肥,喷施0.1%~
及果核 。干斑型:病斑褐色轮纹状,无晕圈,主要引起皮 0.3%的氯化钙或硫酸钙溶液,喷施0.1%~0.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