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水资源“农转非”现象的经济学分析.pdfVIP

对水资源“农转非”现象的经济学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第29卷,第3期 中 国 农 业 资 源 与 区 戈0 Vo1.29.No.3.pp21—26 2008年 6月 ChineseJournalofAgriculturalResourcesandRegionalPlanning June,2008 · 资源利用 · 对水资源 “农转非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姜东晖,胡继连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 院,泰安 271018 摘 要 我 国的水资源 “农转非”现象 日益 凸显并具有 “多赢 ”的社会经济效应,既能提高水资源配置效 率又能推动农业节水和工业发展 。水资源 “农转非 ”的潜在负效应是 “如果转换失控 ,可能会损害农业和 农 民的用水权益”。为防止 “转换失控 ”,应认真地考虑对农业和农 民的补偿及对水资源 “农转非 ”现象的 调控和管理 。补偿 的形式可 以是价格补偿 、节水投资补偿或新水源补偿 ;调控管理的重点应该是水资源转 移的数量调控和程序调控等 。 关键词 水资源 “农转非” 水权补偿 管理 一 、 日益 凸显的水资源 “农转非现象 水资源 “农转非”系指农用水资源通过不 同途径改变为非农用途 ,而向工业 、城市生活等非农领域转 移的现象 。如果 以 1949年作为考察起点,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 的历史几乎就是不断 “农转非”的历史。 1949年,全国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为 1O31亿 rn。,其中农业用水量 1001亿 rn。,所 占比重为 97.1 ; 工业用水量 24亿 rn。,所 占比重为 2.3 ;城市生活用水 6.0亿 rn。,所 占比重为 0.6 。10年后 1959 年 ,上述数字分别为 2084亿 rn。、1398亿 121。,94.6 ;96.0亿 121。、4.7 ;14.0亿 121。和 0.7%;30 年后 1980年 ,上述数字分别为 4437亿 1TI。、3912亿 1TI。,88.2 ;457亿 1TI。、10.3 ;237亿 121。和 1.5 ;50年后 1998年 ,上述数字分别为 5435亿 rn。、4068亿 1TI。,74.6 ;1126亿 rn。、20.4 ; 274亿 1TI。和 5.0 ;2005年 ,上述数字分别为 5633亿 m。、3580亿 1TI。,63.5 ;1285亿 121。、22.8 ; 675亿 121。和 l1.9 。水资源 “农转非”的动态过程 表 1 。 表 1 1949~2005年水资源利用结构的动态变化E 表 1资料显示 :总用水量和农业用水量 的动态变动都是在 1997年前后 出现拐点,之前为逐年上升, 之后则开始下降;工业和城市用水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与 1997年相 比较,2005年的工业用水增加 了 164 亿 121。,城市生活用水量增加了419亿 rn。,而农业用水却减少了619亿 rn。。从用水 比重看 ,农业用水在 总用水量 中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而工业用水和城市用水 占总用水量的比重却一直在上升。 据统计 ,2003年我国约有 1206亿 121。水资源 由农业用水转化为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 ,其 中工业用水 接受 了993亿 1TI。,城市生活用水接纳 了223亿 m。。据有关专家预测,到 2050年 ,全 国水资源利用 中的 收稿 日期:2007—05—23 姜东晖为博士研究生 胡继连为教授、院长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项 目号:座机电话号码 的支持与资助 。 维普资讯 22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8正 农业用水比重为 54 ,工业和城市及生态用水 比重46 ,将有 3427亿 m。水资源要从农业用水转化为工 业、城市生活及生态用水[2]。 基层农业供水单位的微观经营行为,也表现出了明显的 “农转非”倾向,他们既不放弃农业供水,又 非常热心于向工业 、城市等非农部 门供水,将他们所掌握 的农用水资源 中一部分,转 向了非农用途。例 如,山东省位山灌区尽管是典型的农业供水 灌溉 单位,但近 10年来每年都 向其所在城市 山东省聊 城市 的发电厂供水 1500万 m。,并向该市环城湖供水 3000万m。 属于城市景观和生态用水 ,2006年 冬至 2007年春还向河北白洋淀调水 3亿 m。。山东省莱芜市雪野水库也将一部分农用水资源供应给 了工业 部门 莱芜钢铁公司和莱芜 电厂 ,每年的供水量为 5000万 m。。 有计划、有组织 、大规模 的水资源 “农转非”是黄河水利委员会于 2003年在 内蒙古和宁夏实施 的 “水权转换”试点。这一试点的核心就是将农业用水转换为工业用水 ,简称 “农业转工业”。其基本做法是 由工业项 目业主投资建设引黄灌区节水改造工程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把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