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KP444.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中学生的心理发展 (一)心理发展 广义: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一生的心理变化。 狭义:个体心理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的变化。 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是一个连续的、不间断的过程;又有优势关键期,具有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可逆、不可逾越。 3、不平衡性:不同系统、不同年龄阶段发展速度不一样。(身高、言语、思维等婴儿、青春期发展快) 4、个体差异性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阶段 1、少年期(11、12—14、15岁,初中):充满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错综的矛盾。 2、青年初期(高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向成人接近。开始出现辨证思维。情感有了较深刻的发展(与人生观有关)。自我意识发展值得关注。 二、中学生认知的发展 认知发展——形成一个意义上、态度上、动机上和能力上相互关联的越来越抽象的模式体系或认知结构。 (一)皮亚杰的认知的发展观 皮亚杰与发生认识论:青少年的认知发展起源于主体的动作,依赖于主体对周围环境的操纵及与之的积极互动。 借助逻辑推理将事物的一种状态转化成另一种状态,作为划分智慧发展阶段的依据。同化 顺应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直观动作思维 2、前运算阶段(2-7岁)——直观动作思维 (表象符号/形象图式、思维不可逆) 3、具体运算阶段(7-11/12)——具体形象思维 (守恒观念的形成、具体的逻辑思维) 4、形式运算阶段(11/12-)——抽象逻辑思维 (对抽象的假设或命题进行逻辑转换、思维超越对具体事物的依赖) 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平衡化。 (二)维果斯基论认知发展 强调社会文化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创立了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最近发展区的两种水平: 1、现有水平 2、即将达到的水平 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即:学生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立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意义:教学应适应最近发展区,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跳一跳,摘桃子”) (三)认知发展理论的教学意义 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皮亚杰) 2、教学促进认知发展(*维果斯基:教学支架) 三、中学生人格的发展 (一)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强调个体与社会文化、外界环境的相互影响,认为人格发展包含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三个相互联系而又独立的过程。 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危机是否得到成功而合理的解决影响到人格的健康水平。 强调自我成长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并提出青春期是获得自我同一性的重要时期,也是人格成熟期。 分八个阶段(《儿童期与社会》): 1、婴儿期(0-1岁)信任感/不信任感、希望的品质 2、幼儿期(1-3岁)自主感/羞耻感与怀疑感 3、儿童早期(3-6岁)主动感/内疚感 4、儿童晚期(6-12岁)勤奋感/自卑感 5、青少年期(12-18岁) 自我同一感/同一感混乱(角色混乱) 6、青年期(18-24岁)亲密感/孤独感 7、成人感(24-65岁)繁殖感/停滞感 8、老年感(65岁-)自我整合/绝望感 艾 里 克 森 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二)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1、家庭教养模式: 民主、独裁(专制)、溺爱、放纵 (1)民主型:快乐、自信、好奇心强、独立性强、 对人友好、尊重他人、学习成功 (2)专制型:不快乐、焦虑、自信心低、 缺乏首创性、依赖他人、 缺乏社会技能、防御性强 (3)溺爱型:自私、缺乏行为动力、依赖他人、 注意力不够集中、不服从、冲动 (4)放纵型:不服从、缺乏技能、低自我控制能 力、对挫折的低忍受性、 缺乏长期目标 2、学校教育: 教师的人格(言传身教)、对学生的态度、教育教学能力 3、同辈群体: (地位平等,有共同语言) 个体行为的参照物,影响超过父母 (三)健康人格的建构 1、重视青少年人格的整体调节 对人格系统状况有清晰的了解;注重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知、情、意、行) 2、帮助青少年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获得自尊感 3、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 4、引导青少年

文档评论(0)

精品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