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电子教案 第7章 串行通信及其接口_end.ppt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电子教案 第7章 串行通信及其接口_end.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章 串行通信及其接口 7.1 概述 7.2 MCS-51的串行口 7.3 串行口的控制 7.1 概述 串行通信是将数据的各位一位一位地依次传送。适合于计算机之间、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远距离通信。 串行通信从传输方式分为: 单工方式(如图7-1所示)、半双工方式(如图7-2所示)、全双工方式(如图7-3所示)。 从接收方式来说,串行通信有两种方式: 异步通信方式(如图7-4所示)、同步通信方式(如图7-5所示)。 7.2 MCS-51的串行口 7.2.1 串行口的结构 7.2.2 串行口的工作方式 7.2.3 波特率的计算 7.2.1 串行口的结构 1.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 该寄存器的字节地址为98H,可位寻址。SCON格式如图7-6所示。 2.特殊功能寄存器PCON 其字节地址为87H,没有位寻址功能。PCON的格式如图7-7所示,其中与串行接口有关的只有D7位。 7.2.2 串行口的工作方式 4.方式3 当SM0SM1=11时,串行口工作在方式3。方式3为波特率可变的9位异步通信方式,除了波特率外,方式3和方式2相同。 方式3的波特率由下式确定: 方式3波特率=(2SMOD/32)×定时器T1的溢出率 7.2.3 波特率的计算 7.3 串行口的控制 7.3.1 主从机间的通信 7.3.2 多机通信接口 7.3.1 主从机间的通信 1.双机串行异步通信 l? 单片机与单片机间的串行异步通信接口设计(如图7-14~7-16所示 ) l??? 单片机与PC系列微机间的异步串行通信接口设计(如图7-17所示) l??????? 单片机与RS232C接口 (1)分离元件电平转换电路,如图7-19所示。 (2)集成电路电平转换电路MC1488,1489 这两种芯片的引脚如图7-20所示。(3)集成电路电平转换器MC145407。 如图7-21所示。 7.3.2 多机通信接口 1.多机通信原理 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中的SM2为多机通信接口控制位。串行口以方式2或3接收时,若SM2为1,则仅当接收到的第9位数据RB8为1时,数据才装入SBUF,置位RI,请求CPU对数据进行处理;当SM2为0时,则接收到一个数据后,不管第9位数据RB8是0还是1,都将数据装入接收缓冲器SBUF并置位中断标志RI,请求CPU处理。 2.多机通信程序设计 l????MCS-51多机通信程序设计 以典型的PC机和MCS-51构成的主从式多机系统为例,如图7-23所示,阐述多机通信的程序设计。 l???? PC机多机通信 编程格式如表7-5所示其中WLS1,WLS0两位用于设置新发送或接收的字长,详见表7-6;奇偶校验允许位PEN及ESP、跟随校验位的组合见表7-7。 l?????多机通信实例 THANK YOU VERY MUCH ! 本章到此结束, 谢谢您的光临! 图7-21 MC145407引脚 (a) (b) 图7-22 终端/计算机与终端/计算机简化连接形式 返回本节 返回本章首页 接收器 图7-1 单工方式 发送器 接收器 接收器 发送器 发送器 数据流 ?图7-2 半双工方式 发送器 接收器 数据流 接收器 发送器 图7-3 全双工方式 图7-4 异步串行通信数据格式 同步字符 CRC字符 开始 终止 数据块 图7-5 同步通信数据格式 返回本节 返回本章首页 SCON 位地址 SM0 SM1 SM2 REN TB8 RB8 TI RI 9F 9E 9D 9C 9B 9A 99 98 图7-6 SCON格式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PC ON SM OD ? ? ? ? ? ? ?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图7-7 PCON格式 返回本节 表7-1 串行口工作方式 图7-8 方式0发送时序 1.方式0 图7-9 方式0接收时序 2.方式1 图7-10 方式1发送时序 图7-11 方式1接收时序 3.方式2 图7-12 方式2发送时序 图7-13 方式2的接收时序 返回本节 表7-2 波特率计算公式 表7-3 常用的波特率及计算器初值 返回本节 返回本章首页 图7-14 两台8031直接通信 图7-15 两台8031采用RS232C总线通信 图7-16 两台8751互传数据 图7-17 8031单片机和PC机通过RS232C总线通信接口图 起始位 D0 D1 D2 D4 D3 D5 D6 D7 X 标志 停止位 检验位 图7-18 RS232C总线上传输的异步通信典型数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