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目录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用书]郑希付主编 3
第一章 环境适应 3
第二节 活动设计 7
本章参考资料: 19
第二章 学习心理 19
第一节 相关理论介绍 20
一、学习理论与学习辅导策略 20
二、高中生的身心特征与学习 23
三、影响学习的因素 24
第二节 活动设计 26
一、智力训练 26
二、非智力因素训练 32
三、学习方法训练 36
附:参考教案 43
本章参考资料: 44
第三章 创新和创造力 45
第一节 相关理论知识介绍 45
一、迷人的创新 45
二、家庭、学校、社会与学生创造力发展 47
三、创造力构成要素 50
四、促进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心理健康因素 52
第二节 活动设计 52
一、设计理念 52
二、树立创造性思维理念 53
三、寻找激发创意的最佳情境 53
四、创造力潜能训练 54
五、创造力思维训练 55
六、创造力动手训练 62
附:参考教案 64
本章参考资料: 65
第四章 情绪调节 66
第一节 相关基本知识介绍 66
一、什么是情绪 66
二、情绪健康的标志 67
三、影响情绪的因素 68
五、高中生情绪发展特点 70
六、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 71
第二节 活动设计 73
一、认识情绪 73
二、理性情绪调节训练 75
三、愉快情绪的唤起训练 82
四、愤怒情绪的管理训练 86
五、嫉妒情绪的调节训练 88
六、悲伤情绪的调节训练 90
七、情绪表达技巧的训练 91
八、对待他人情绪的方法训练 92
本章参考资料: 96
第五章 考试心理 96
第一节?相关理论知识介绍 97
一、焦虑产生的原因 97
二、正确认识考试焦虑 98
三、考试焦虑的类型 98
第二节 活动设计 99
一、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法 100
二、呼吸放松训练法 103
三、认知矫正法 104
四、心理放松综合训练法 105
五、系统脱敏解虑法 107
六、超觉静坐 108
附:参考教案 109
本章参考资料: 113
第六章 自信 113
第一节 相关理论知识介绍 113
一、什么是自信 114
二、自信的力量 114
三、自信的表现 115
四、影响高中生自信的因素 117
第二节 活动设计 120
一、设计理念和思路 120
二、?自信训练 121
本章参考资料: 142
第七章 人际交往 143
第一节 相关理论知识介绍 144
一、人际交往基本知识 144
二、高中生人际交往的特点与现状 151
三、人际交往心理学中的几种效应 152
第二节 活动设计 155
一、同伴交往 155
二、师生交往 163
三、亲子交往 166
四、其他主题 170
本章参考资料: 183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用书]郑希付主编
第一章 环境适应
[日期:2009-09-11] 来源:未知? 作者:郑希付 [字体:大 中 小] 第一章 环境适应[教师用书]
??? 提要:本章介绍了环境适应的相关理论及其基本知识,如首因效应、从众等;进行了环境适应的活动设计。它将活动分为两种类型:自然环境协调与适应以及社会环境适应,并列举了环境适应的设计方案。??????????????? 第一节 相关理论及实验介绍一、班级群体的同质结构与异质结构??? (-)同质结构与异质结构??? 所谓班级学生的同质结构是指班级内学生个性倾向、知识、能力等方面都比较接近、差异较少的班级结构;而异质结构则相反,指群体内学生个性倾向、知识、能力等方面相距较远、差异较大的班级结构。??? (二)两种结构的不同优势??? 同质结构的班级人际适应比较容易,活动效率较高,有利于工作的完成;而异质结构的班级意味着群体成员整体上的能力更多样,蕴涵着较强的创造性。二、人际适应初期的首因效应理论??? (一)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指一定条件下最先映入认知者视野中的信息在形成印象时占优势。人在认识事物时总是通过首因效应进行的,如两个互不相识的人初次接触,互相会根据对方在首次接触时的外貌、言行等形成某种印象,这种印象鲜明而强烈,对日后的交往影响重大,俗称先入为主。??? (二)人类知觉的恒常性是首因效应客观存在的原因??? 首因效应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知觉的恒常性,即人在认识事物时,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的范围内改变的时候,知觉的影像保持相对不变。如同一个挂钟,在不同的角度、距离、光线等条件下,我们会感受到不同的特点和形状,但是仍把它知觉为同一个挂钟。知觉的这种恒常性保证了人对事物相对稳定的认识,避免了对同一事物,每次都把它看成是从未接触过的新鲜物而每次都要去重新认识,决定了人总是在已有知识及经验的基础上认识事物,总是按已有的印象解释事物当前的变化。对人与人之间的认识也是如此。人的知觉恒常性使人们在已有的鲜明而强烈的首因效应基础上认识他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年各省高中数学竞赛预赛试题汇编.doc
- 2015年建迅教育造价工程师《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知识点整理.pdf
- 2015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doc
- final edtion情系大泥湾·高三学习方法心态讲座.pptx
- 《版面艺术设计——_PageMaker与方正飞腾技术教程》电子教案_第三章.ppt
- 【备战2015】高考数学理 考前30天冲刺 专题02 数列(上)(教师版).doc
- 【备战2015中考必做】2015---2015全国各地中考模拟数学试题重组汇编---——圆.doc
- 6寸 for kindle GRE杨鹏难句130句.pdf
- 2015广东高考英语试题(A卷)及参考答案.doc
- 2015海文【吴耀武】考研英语基础班词汇讲义.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