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文论著摘要·
锌与锌转运体在脊髓和DGR的分布以及锌在NPP中
的作用和机制
刖 吾
锌是哺乳动物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在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免
疫、内分泌、神经活动等重要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
大约15%的锌离子处于游离状态,这些锌离子主要位于含锌神经元(zinc.enriched
neuron,ZEN)轴突末端的突触小泡内。当神经活动时,游离锌离子往往随着一些
神经递质的释放而进入突触间隙并与突触后膜的某些受体结合或者穿越突触后膜
进入到突触后神经元,从而发挥其神经调节作用。近年来人们对锌转运体(zinc
要组成成员,它的功能是将锌转运到高尔基体内,从而维持细胞内的锌稳态。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pain,NPP)是一种由神经系统损伤而引起的慢
性疾病,临床上以痛觉过敏、触诱发痛(或称痛觉超敏)、局部感觉缺失以及自发
性疼痛等为特点。近年来,随着人口的老龄化,NPP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基础研究表明,锌能影响NMDA和非NMDA受体的表达与功能,后者在伤
害性刺激传导中起重要作用;金属硫蛋白.III和游离锌离子以及含锌初级传入神经
root
元在脊髓和背根神经节(dorsalganglion,DRG)的大量分布也提示锌可能参
与痛觉的传导。动物实验显示,脊神经背根切断术后,小鼠痛阈明显降低,脊髓
背侧角浅层灰质的锌离子明显减少,进一步证实锌可能参与痛觉的产生和传导。
blot技术研究锌及
学、免疫荧光双标记与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技术、Westein
ZNTs在小鼠脊髓和DRG的分布。在此基础上,利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损伤模型
nerve
(sparedinjury,st,a)观察低锌和高锌预处理对SNI模型动物行为学变化以及
脊髓和DRG中锌离子、神经肽、神经元凋亡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从而为探讨
脊髓和DRG中的锌代谢以及锌在NPP产生与传导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提供重要
的实验依据。
实验方法
应用AMG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WesternBlot技术检测锌和ZNT7在CD.1
小鼠脊髓和DRG的分布,应用免疫荧光双标记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技术检测
ZNT7与TGN38在小鼠脊髓和DRG的定位分布及其位置关系。建立SNI动物模型,
利用观察动物自主行为变化与行为学检测技术对模型进行鉴定。在此基础上,分
别给予低锌或高锌预处理,观察锌预处理对SNI模型动物行为学的影响。同时,利
用AMG技术、N.(6.甲基.8.喹啉).甲苯磺酰胺荧光染色技术
脊髓和DRG的分布变化;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WesternBlot技术和免疫荧光技
related
gene protein,CGgP)、神经肽Y(neuropeptideY,NPY)、细胞凋亡因子和星
形胶质细胞表达的影响。
实验结果
l、锌离子在CD.1小鼠脊髓和DRG的分布
AMG阳性反应产物为棕黑色颗粒,主要分布在小鼠脊髓的神经元轴突终末和
DRG神经元细胞核的周围,呈斑块状或颗粒状围绕细胞核。
2、ZNT7在CD.1小鼠脊髓和DRG的分布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ZNT7免疫阳性反应产物呈棕黄色,在脊髓灰质的神
经元以及DRG神经元的细胞核周围均可见ZNT7阳性产物分布,呈斑块状或颗粒
状围绕在细胞核周围高尔基体的分布区域。
免疫荧光双标记和共聚焦激光扫描结果显示:在小鼠脊髓灰质和DRG的神经
元细胞核周围均有ZNT7阳性产物的表达,其与TGN38的分布相同,均呈斑块状
或颗粒状共分布于神经元细胞核周围。
3、ZNT7在CD.1小鼠脊髓内表达的WesternBlot分析
2
显示,小鼠的脊髓内有ZNT7的丰富表达。
4、SM模型的鉴定
观察动物自主行为发现:假手术组(SHAM)术后第2天步态基本恢复正常,
无甩足和舔足等自发痛行为;而SNI模型动物在术后第1天就开始跛行,术侧后
足不敢承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