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峡两岸产茶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l堕
关于坦洋红茶的起源时间浅探
郭孝卿
(福安市茶文化研究会355000)
《福安市志》载: “清咸丰、同治年问,红茶制法从闽北建宁传入后,县内精制的‘坦洋工夫’红茶大批量
运销西欧各国,深受欢迎。”有的专家学者也说“咸丰元年(1851)有建宁茶客到坦洋采购茶叶,并向坦洋茶
人传授武夷红茶制法。”目前,多数人都认同这一说法。但是笔者却认为“坦洋红茶”的起源时间要比咸丰元
年早。
1从红茶起源看 的福安。
红茶至迟起源于16世纪。成书于明朝中期(约2从名茶条件看
16世纪)的《多能鄙事》曾提及“红茶”这一名称,
《福建省乡土志》:“早在唐代,闽东、闽北已
是现存最早的记录。1610年荷兰商人第一次远销欧洲
开辟了许多茶园。”在溪潭镇溪北村隋朝墓中出土的
的红茶就是福建省崇安县星村生产的小种红茶(今称
随葬品中有三件青釉茶托杯,说明福安至迟在隋唐时
之为“正山小种”)。也就是说早在明朝,福建人就
期就有开始种茶、饮茶。坦洋自古以来就是茶叶的产
掌握了红茶制作工艺。工夫红茶至迟起源于十八世纪
区。宋代大学者郑樵到过坦洋桂香山,写过《蒙井》诗。
初期。雍正十二年(1734年),崇安县令陆延灿著的
余挺认为:“郑樵借用了茶之名山——蒙山中的‘古
《续茶经》中就说:“武夷茶在山者为岩茶,水边者
蒙井’来赞誉坦洋”,这起码说明坦洋在宋代就是茶
为洲茶……其最佳者名日工夫茶,工夫茶之上又有小
区“甚为明晰”。早在明朝,坦洋茶人就培植出优质
种……”陆延灿这段话是引用无名氏的《随见录》。
茶种——坦洋菜茶,因其茶叶大如菜叶而名,随后福
可见在1734年之前《随见录》就已刊印。也就是说在
安普遍种植。这说明坦洋茶人很有探索、追求的精神。
1734年的若干年前就有工夫红茶。
大凡品质优良的茶叶品种,都产在产茶历史悠久
众所周知,红茶包括工夫红茶的制作方法并不是
的茶区。如云南是我国最早的茶区之一,在明代就生
秘不可传的。它的生产过程需要工人的操作。连“茶客”
产出普洱茶;名茶武夷岩茶在唐代就有记载。这是因
都可以向人“传授武夷红茶制法”,可见工夫红茶制
为茶叶质量的提高需要茶人经过长时间的探索、追求。
法并不是“独家秘方”。清初,西欧国家年年前来采购,
所以时间和茶人的探索精神正是生产优质品种的最必
武夷红茶供不应求,闽南茶工就仿照武夷红茶工艺制
要的两个条件。坦洋产茶历史悠久,坦洋茶人又具探
作,世称“溪茶”。既然工夫红茶的制作方法并不是
索精神,因此坦洋早就具备生产优质品种——坦洋红
秘不可传的,连远在闽南的茶人都可“仿制”,福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匹克球理论考试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一+职场应用写作与交流(一):求职和应聘(教学设计)-【中职专用】高二语文上(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docx
- 一 《微写作•描述事物》(教学课件)-【中职专用】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pptx VIP
- 新疆天泽水利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2024.docx VIP
- 匹克球运动 场地的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pdf VIP
- 第十一章第一节《杠杆》实验教学说课稿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ppt
- TUNP-卧式操纵盘离心爆珠在线植入设备.pdf VIP
- 草布、衣服、床单被服洗涤服务方案.docx
- 2024年新疆天泽水利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真题.docx VIP
- 高标准农田鱼眼泡低洼地治理方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