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黄连苦以“坚阴”治消渴.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黪捧……嬲嬲一议沦媒 浅议黄连苦以“坚阴”治消渴 秦健李炜弘 曾跃琴 崔珈铭谭雪菊 史年刚 (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成都,610075) 摘要:消渴是一种古老而常见的疾病,病机主要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本文以本草、方书、 研究论文等医学文献为依据,主要对中草药黄连治疗消渴(糖尿病)的历史及研究现状, 以及黄连起苦以“坚阴”的作用进行综述,希望对研究黄连治疗消渴的机理有所帮助, 对消渴病症的治疗有所启发。 关键词:坚阴;消渴;黄连 坚者,守也,固也。坚阴,即固守保存阴液之意。所谓苦能“坚阴”,又称泻火存阴或泻火保阴, 实际一1-_是借助某些苦寒药物的清热泄火作用起固护阴液之效。苦味的坚阴作用与养阴是完全不 同的两个概念,养阴是运用甘寒之品的滋养作用资生阴液,以补阴亏。《素问一藏气法时论》首 次提出“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经历代医家发挥,坚阴:一是平相火,固肾阴;二是清热泻火, 顾护阴津‘…。 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消渴首见于《素 问-奇病论》:“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消渴病机主要在于阴 津亏损,燥热偏胜,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阴愈虚则燥热愈胜,燥热愈胜 则阴愈虚。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三畦之中,虽可有所偏重,但往往又 互相影响,如肺燥津伤,津液失于敷布,则脾胃不得濡养,肾精不得滋助;脾胃燥热偏盛,上 可灼伤肺津,下可耗伤肾阴;肾阴不足则阴虚火旺,亦可上灼肺胃,终至肺燥胃热肾虚,故“三多” 之证常可相互并见12J。故Ⅸ临证指南医案·三消》云:“三消一证,虽有卜、中、下之分,其实 不越阴亏阳亢,津涸热淫而已”。 1黄连治疗消渴的历史及研究现状 魏晋时Ⅸ名医别录》首先记载有黄连“止消渴”。它绝非一般意义上的“止渴”,应与“治消渴” 相当。梁代Ⅸ本草经集注》说:“俗方多用黄连治痢及渴。”…《新修本草》说:“黄连蜀道者粗大, 味极浓苦,疗渴为最。江东者……疗痢大善”。晋唐时期反映黄连冶消渴的方剂亦不少。宋代用 黄连治消渴也较普遍,如《圣惠方》治消渴病的177首方剂常用的10味药中,黄连就居于前三味。 明清除《本草纲目》、《本草从新》等仍继续加以记载外,方书如“德生堂验方》、《摘玄方》和《医 学心悟》、Ⅸ验方新编》等都载有治消渴的方剂。 仝小林曾对1321例门诊有效降糖病例处方中黄连剂量进行统计,结果显示,黄连降糖的常 用剂量范围为15—45g;并对黄连剂量与空腹血糖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黄连剂量 珂j二部分 证候研究 与空腹血糖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其剂量随空腹血糖水平升高而增大…。现研究发现黄连的主 要成分黄连素能改善胰岛素抵抗性的主要机制是通过抑制糖异生和促进糖酵解产生降血糖作用, 降低高胰岛素血症,增加胰岛素的生物活性,促进胰岛再生及功能恢复;能增强白细胞及网状 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促使胰岛B细胞的再生,修复和升高血糖素作用;抑制糖原异生,促进 糖酵解减少脂质沉积,改善脂代谢紊乱而达到降糖降脂作用;抑制血管平滑肌的受体和增强乙 酰胆碱的作用而降压。翁建平等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经黄连素处理后,肝脏胰岛素信 下调‘”。 2黄连在治疗消渴病中的作用 消渴有上消(肺热伤津)、中消(胃热炽盛)(气阴亏虚)、下消(肾阴亏虚)(阴阳两虚)等 证型,分别采用: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清胃泻火,养阴增液,益气健脾;滋阴固肾;滋阴温阳, 补肾固涩等治法。《医学心悟·三消》说:“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 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总之消渴的基本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故 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本病的治疗大法。但在组方中往往会选中用黄芩、黄连,黄柏等一类苦 寒药物。 黄连不仅没有养阴之功,而且苦寒之品具有伤阴之弊,这是医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 的用药经验。温病大师吴鞠通在总结前人经验时认为用苦寒之品,不劫胃阴,必伤肾精。《温病 条辨*中焦篇载:“吾见温病姿用苦寒,津液干涸,不救者甚多”。李时珍在论述知母、黄柏两药 损伤中阳时云:近时虚损及纵欲求嗣之人用补药者,往往以此两药为君,日月服饵,降令太过 脾胃受伤,中阳暗伤,精气不暖,致生它病。因此苦寒之品之伤阴有二,一为苦燥耗伤体内津液, 二是损伤中阳。 消渴病以阴虚为

文档评论(0)

baihualong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