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A14
LiFePO。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与进展
唐致远韩彬王健英高飞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 天津 300072)
摘要:近年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正在向低成本、环保、高比能量、高循环特性的
方向发展,所以橄榄石型磷酸锂铁颇受关注。因为此材料具有170TIlAh/g的理论比能量
和3.5v的电压、环境友好、成本低廉以及较好的热稳定性能,适合应用作为锂离子电
池的新型正极材料。本文重点介绍了近年来LiFePO。的各种制备方法和充放电机理,以
及为提高该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的掺杂改性研究,并对其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
关键字: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橄榄石型,磷酸锂铁,电化学性能
近十年以来锂钴氧一直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酋选,虽然性能优良,但价格高
昂。随着IT业移动通讯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的飞速发展,对锂离子电池在高循环性能、
高比能量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以新能源和新材料技术为背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
料的研究也在不断开拓新的方向,寻求能够代替锂钴氧的新型的低成本、高bB能量、环
境友好、长寿命的新型正极材料。经过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多年研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是一种具有宿主结构的化合物,能够在较大的组成范围内允许锂离子可逆的.脱出和嵌
04)’结构的化合物受到
入。由于得天独厚的特性,具有聚阴离子如(S0。)’、(P04)。或(As
了广泛的关注并有望取代锂钴氧作为新型的正极材料,尤其是磷酸锂铁以其170mAh/g
的理论比能量、良好的热稳定性和优良的循环特性成为重中之重。
1、LiFePO。的制备方法
1.1高温固相合成法
此法是制备电极材料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Li源采用碳酸锂或氧化锂;Fe源采用醋
酸亚铁或酸亚铁等有机铁盐;P源采用磷酸二氢铵或酸氢二铵,按化学比例研磨混合均
能起到将分解产物(NH。、CO:、H。O)带走,又能保证二价铁不会被氧化成三价铁,减少
该方法合成LiFePO。。
1.2低温液相合成法
此法(如溶胶一凝胶法)是在较低温度下合成LiFeP吼的常用方法,能有效岭提商合
成产物的纯度以及结晶粒度。P.P.Prosini以过氧化氢氧化六水硫酸亚铁铵与磷酸二氢
铵的混合物在水中合成弧稳态的无定性FePq,再用MOB等按照化学计量以化学方法锂
化FePO。生成LiFePO。。
1.3液相公沉积法
此法一直以来都用来合成氧化物超细粉末的常见方法。具体方法是将按化学配比的
原料溶解,加入适当的某种化合物以析出沉淀,洗涤、干燥、焙烧后得至B产物。
1.4水热合成法
此法也是制备磷酸铁锂的一种常见方法。具体方法是先合成亚稳态的无定性FePO。,
再与H.,PO。及LiOH按照化学计量比混合在较低温度下水热合成后淬冷、洗涤、干燥,在
氮气保护的条件下焙烧合成产物。Yang.S.F等采用龀法合成LiFePO。。
1.5微波合成法
此法早期主要用于陶瓷材料的制备,近年有人将此法引入LiFePO。的合成。具体方
法是在可控功率的微波炉中,剥用话性炭吸收合适功率的微波后产生的还原气氛鼹间加
热,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合成产物。
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广大的科研工作者还尝试了很多新的其他合成方法,在不
q
同方面对LiFePO。的合成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2、LiFePO。的结构及冲放电机理
氧原子以稍微扭曲的六方紧密堆积方式排列。Fe与Li分别位于氧原子八面体中心位置,
形成FeO。八面体和FeO。八面体。P处于氧原子四面体中心位置,形成了PO。四面体。交
替排列的Fe魄八面体,FeO。八面体和PO。四面体形成层状脚手架结构。在bc面上,相邻
的FeO。八面体通过共用顶点的一个氧原子相连,从而形成FeO。层。在Fe06层之问,相
邻的LiO。八面体通过b方向上通过共用棱上的两个氧原子相连成链。因此,每个PO,四
面体与一个FeO。八面体共用棱上的两个氧原子,同时又与两个LiO。八面体共用棱上的氧
原子。这种共用顶点及共用棱的结构便为锂离子的脱出和嵌入提供了理论基础。
充电时,Li+从FeO。层间迁移出来,经过电解质进入负极,Fe”被氧化成为Fe”,电
子则经过相互接触的导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iO-%2c2--CaCO-%2c3-二元复合无机粒子存在下MMA乳液聚合研究.pdf
- IPDSLAM宽带接入设备地双机热备份研究.pdf
- TiO2负载化吸附剂光催化降解空气中苯研究.pdf
- 《中医诊断学》计算机病案分析教学系统研究.pdf
- Schiff碱双核铜(Ⅱ)配合物晶体结构与其在溶液中的配位性质研究.pdf
- 10.8%25高效氟吡甲禾灵制剂与助剂的研究.pdf
- B-05BRCA1和乳腺纤维腺瘤相关性的研究.pdf
- 《清宫热河档案》和避暑山庄研究.pdf
- Fe3O4薄膜制备与其巨磁电阻效应研究.pdf
- 5%功夫菊酯水乳剂的研制与其基本物化性能的研究.pdf
- LC-MS%2fMS导向、前体定向方法合成新型Sansanmycin类似物研究的论文.pdf
- CS2水解催化剂研究的论文.pdf
- ECD+%26+CAD裂解方式FT-ICR-MS研究.pdf
- Na-Mn-S-P-W-Zr六组分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活性相研究――S、P影响.pdf
- HTI介质方位反射特征研究的论文.pdf
- 10%25氟铃脲水悬浮剂配方的选择与稳定性的研究.pdf
- TiO2%2f膨润土催化剂降解有机污染物研究.pdf
- CDP用作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阻燃剂研究.pdf
- PrP106-126毒性多肽影响小胶质细胞IL-1β、TNF-α的mRNA表达量变化研究.pdf
- 2-羟基-1-萘甲醛衍生物荧光性质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