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5MN两面顶合成金刚石技术进步及合成工艺的研究
北京金轮晶体制造有限公司 秦松岩。董常顺.
北京人工晶体研究所胡光亚
前言
,近年来,在我国金刚石行业中占主导地位的六面顶合成技术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与九
十年代初期水平相比,无论从合成腔体尺寸、单产、粗粒高强金刚石含量,还是从锤耗及生
产成本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多年来,金轮公司一直坚持两面顶技术的研究与发展,走
出了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自己特色的两面顶合成金刚石的道路。251V1N两面顶装
备与技术日趋成熟i工业化水平日益提高。1999年又新购置了8台2511伍1压机,年生产能
力可达1000万克拉以上。此外我们正致力于扩大合成腔体的研究,项目完成后,生产能
力还会进一步提高。本文简要介绍围绕提高工业化生产技术水平所做的几项工作:(1)
传压介质的研究;(2)合成金刚石用石墨触媒研究;(3)钢丝缠绕Belt型模具及硬质合金
压缸使用寿命研究;(4)扩大合成腔体研究;(5)新的人造金刚石检测标准的研究与制订;
(6)粉末触媒与石墨合成粗粒度高强金刚石的研究。
一、传压介质研究
传压介质在金刚石合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既是压力传递材料,又是绝热保温材
料,其性能直接影响合成金刚石两个最关键的因素压力和温度的分布。实践证明,传压介
质对于合成金刚石的单产、晶形、色泽、粗颗粒高强比例以及金刚石在合成棒中的分布及
生长都有影响,选择好的传压介质至关重要。选择传压介质有几项重要的原则:(1)良好
的传压性;(2)良好的保温性能;(3)良好的电绝缘性能;(4)良好的热稳定性及化学惰
性。目前,被选作传压介质的材料一般为无机矿物,主要有叶腊石、白云石、滑石等,这些
材料的电绝缘性、化学惰性对于金刚石合成来说基本满足要求,其传压性、保温性以及相
变对合成效果则有重要影响。我们用不同的传压介质制成传压元件进行合成试验,经过
不断改进,找到了适合两面顶生长金刚石的传压介质。该传压介质在合成时产生的压力
梯度小,合成棒在轴向上金刚石分布较为均匀,合成棒外形比较规矩,中间大、两头小的鼓
状形式不明显。此外,使用该传压介质对生长控制及合成压力的降低都有好处。表l给
出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传压介质合成试验时的一些相关数据。从中可以看出在合成压
力、使用电流、粗粒度高强比例的差异。
二、合成用石墨及触媒研究.
在直接加热方式合成金刚石方法中,石墨在合成中至少起着双重作用,一方面它是合
成金刚石的碳源,另一方面它是保证合成所需高温的发热体。不少学者认为金刚石的生
长与石墨化度及石墨的晶粒有关,因此应该使用石墨化度及晶粒度合适的石墨。同时作
为发热体,其电阻特性也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根据上述原则,结合两面顶压机金刚石合成
技术要求,我们选用了不同来源的多种石墨进行对比研究。试验证明。高强度、高石墨化
度、高纯度的石墨相对来说效果好,而从电阻特性上看,电阻率大的石墨合成效果不好,这
·63·
是由在合成棒的轴向、径向上存在着的较大的温度梯度造成的。表2列出了几种不同石
墨合成金刚石的比较。 ,7
表l三种不同传压介质合成情况比较
I Ⅱ Ⅲ
单产(克拉) 45—50 55—60 55—60
合成压力(吨) 约1750 约1750。 约1680
合成电流(安) 2姗 2580 2520
粗粒高强比例 10%左右 25%左右、 25%一30%
, 两端生长多,中间 中间比两端略少,整 轴向差异小,晶粒比
合成棒效果说明 少,金刚石颗粒细. 体上看轴向上差异 较均匀,生长范围较
生产范围窄 不大,晶粒均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个陆地棉隐性核雄性不育系杂优利用研究.pdf
- 16MPa水轮机调速器液压系统研究.pdf
- 3种砧木嫁接同一甜樱桃品种——早大果抗寒性研究的论文.pdf
-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与其增殖诱导配体APRIL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表达与临床意义的研究.pdf
- Seprase表达和人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的研究.pdf
- XX高职院校实训中心项目建设和运行模式研究.pdf
- 板式蒸发式冷凝器的研究与其传热计算.pdf
- 18-8型不锈钢表面化学着色研究的论文.pdf
- Canstatin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与其生物学效应研究.pdf
- LiCoxMnyNi1-x-yO2正极材料改进研究.pdf
- PA1010%2f聚酯型TPU共混体系的冲击性能与其断裂形貌研究.pdf
- 48%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防除苹果园杂草效果研究的论文.pdf
- 3-(2-吡啶)吡唑基配体银(l)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荧光性质研究.pdf
- Tb-Dy-Zn三元系相图研究的论文.pdf
- N-糖基化修饰对瑞氏木霉外切纤维素酶CBHI分泌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的研究.pdf
- EudragitL—100固定化纤维素酶条件研究.pdf
- 8mm过模弯曲圆波导TM01-TE11模式变换器研究.pdf
- VAM菌根化苗对草莓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f.sp.fragariae)抗性研究.pdf
- 6m焦炉长期使用焦炉煤气热工研究.pdf
- 白腐真菌生物降解玉米芯与酶活性变化的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