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07+纳米光电耦合净化设备研究.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BS-07 纳米光电耦合净化设备的研究 1 2 3 4 4 4 陈罘杲 陈克正 岳大鹏 刘景春 何秀英 徐真东 1 山东日照市纳米科技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2 青岛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 陕西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4 山东日照市环境工程材料研究所 前言 目前 环境保护成为当今世界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主题 国 际上许多国家对空气净化都非常重视 我国政府也将空气净化提上了 重要日程 尤其 与劳动者密切相关的工厂工作环境的空气净化 更 是受到广泛关注 目前 各国以研究出负离子技术 低温等离子体技 术 光催化技术等多种空气净化技术 但专业高效的的工厂净化设备 尚未研制和投入市场 工厂车间污染源集中 其产生的有害气体和尘 埃粒子形成复杂高浓度气溶胶体散布在空气中 必须开发综合高效的 空气净化设备 纳米TiO2 光电催化技术以其优越的性能 被推上空气 净化的前沿 由于TiO2 在激发后 对细菌 气味有分解能力 对有机 污染物有降解作用 其发展前景广大 将成功用于各个领域 1.技术特 在反应床体结构上突破创新 使单位空间的催化效率最大化 原 有技术中 空气压缩净化耗费能源过大 光催化设备均采用玻璃细管 杂放作催化载体 气体阻力过大 净化涂层气体交换性不强 且无光 电作用 不能最大发挥催化材料作用 负离子净化材料作用远不及复 合材料广泛 高效 本项目采用TiO 与金属元素作用复合材料 最大 2 发挥TiO 作用且使催化层强化了对有机 无机 生物污染物的分解功 2 能 在光电耦合作用下 催化效率明显优于当前技术 2.原理及技术创新 2.1 光电催化原理 充分利用了纳米TiO 在特定波长光能的作用下产生电子空穴对和 2 强氧化能力的特殊性能 设法控制电子-空穴对复合几率 提高其分离 效率 方案是在玻参管上生长透明导电及催化双层膜 将固定玻参管 导电层作为电极来用 外加恒定电位 迫使光致电子向电极方向移动 因而与光致空穴发生分离 催化反应 由催化剂表面因受光照后产生 的电子-空穴对而引发的 hv TiO2 e- h 2.2 创新 2.2.1 协同净化效应 在现有空气净化技术的基础上 实现净化设备结构上的突破创新 使单位空间的催化效率最大化 原有技术中 空气压缩净化耗费能源 过大 光催化设备均采用玻璃细管杂放作催化载体 气体阻力过大 净化涂层气体交换性不强 且无光电作用 不能最大发挥催化材料作 用 负离子净化材料作用远不及复合材料广泛 高效 本项目采用TiO2 与金属元素作用复合材料 最大发挥TiO 作用且使催化层强化了对有 2 机 无机 生物污染物的分解功能 初步研究结果显示 在光电耦合 作用下 催化效率明显优于当前技术 2.2.2 前置净化效应 从空气净化的过程考虑 从机理上提高空气净化效率 根据气体 流动的科学原理 设计独特的气仓结构最大限度减小空气阻力 根据 光电催化原理 选择光电结合这种最高效的催化技术 根据阿累尼乌 斯经验方程 在应床与进气仓之间放置温控器 通过调节空气温度 提高催化效率 反应床的玻参管载体的独特参茸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催 化效率 参茸结构负载材料的表面积大 能气性能好且保证足够的气 体碰撞机会 参茸结构与高透明的导电 催化层使光源在反应床内部 具有很高穿透性 很有规律的折射 提高了光利用率 内嵌式光源结构使光源具有更强的辐射能力 内源光使其无贴壁 面 全方面辐射 光线在照射纳米催化材料时分布均匀 无辐射死角 在内部骨架以及玻参管上均设有规律联通的导电层 且设有电场板 使反应床内有大面积均强分布 对空气高效充分电离 光电耦合效果 大大增强 3.结构设计 3.1 结构设计原则 a.气流通道设计 污染气流 过滤网 进气调节器 进气仓/静电除尘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