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论现代文化传播体系建设的基本途径.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特别关注 论现代文化传播体系建设的基本途径 □ 郭 剑 崔宏宇 [摘要]在全球性文化传播日益频繁,新兴媒体异军突起的今天,现代文化传播体系建设必须立足世界,谋求 在全球传播体系中的和平崛起,并积极挖掘新兴传媒的潜力,不断开拓新的传播途径。而对于文化传播体 系构建的前瞻性及探讨不能长期停留在自发状态,中国传媒应积极推动现代文化传播理论系统化的进程。 [关键词]全球化 新兴传媒 文化传播体系建设 途径 [中途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29(2011)11(下)-0011-02 一、现代文化传播体系的时代解读 1的逆差,出口的图书主要是到一些亚洲国家和我国的   文化传播是随着地区和民族之间相互接触、相互交 港澳台地区,面对欧美的逆差则达100:1以上。2005 往而产生的,是人类文化由文化发源地向外辐射传播或 年,对美版权贸易是4000:14。同一年,我国音像制品 由一个社会群体向另一群体的散布过程。文化传播对人 和电子出版物出口总额220万美元,进口总额2136万美 类文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正如传播学派的理论先 元,逆差近10倍;全国图书、报纸、期刊累计出口总 驱莱奥·弗罗贝纽斯(1873—1928)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 额2546万美元,进口总额1.6亿美元,逆差为6倍[3] 。可 命题:文化没有脚。即认为文化是靠人们的传播而对人 见,中国在文化传播体系建设上的道路任重而道远,构 类产生影响的 [1]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传 建和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已经刻不容缓。 播的内涵和媒介也不断丰富和深入。   大众传播媒介经历了手势传播,语言传播,印刷、 二、构建现代文化传播体系的前瞻 电讯传播到新媒体传播的阶段。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   一直以来对文化传播体系建设的议题就不断,在如 杂志、电视、广播四大传统媒体而言的,依托于新的信 何发展中国文化传播理论体系的讨论中,两种观点针锋 息技术而产生的以网络为主导的媒体形态,如手机短 相对,一种要求中国的文化传播彻底摆脱西方的束缚, 信、数字报纸、数字杂志、数字广播等。最近,微博的 另一种则要求在现有的情形下求发展。而另一种观点即 盛行让大家对新媒体有了广泛和深入的了解。新媒体能 建立与西方文化传播有意义对话途径的理念则得到了众 够迎合人们休闲娱乐时间碎片化的需求,使人们可以随 多传播学者的认同[4] 。事实上,博采众长更有利于现代 时随地地互动性表达、娱乐与信息。以互联网为标志的 文化传播体系的构建。我们要做的是在尊重差异中扩大 [5] 第三代媒体在传播的诉求方面走向个性表达与交流阶 认同,在包容多样中达成共识 。 段,人们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信息。目前,中国电视、   增强现代文化传播体系构建的前瞻性还需要充分挖 互联网、手机用户、网民数量已经是全球第一,广告收 掘和呼唤新的文化传播载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 入也增长迅猛,媒体已经成为增长最快的消费品。新形 标就是要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而文化商品是优秀 势下现代文化传播体系的建设要充分挖掘新兴传媒的潜 的民族文化和健康的大众文化得以传播的重要载体。文 力,不断开辟新的文化传播渠道。 化商品是按照商品特性和市场规律生产、交换,在实现   文化商品的生产上,中国在世界市场也是出于绝对 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传播着民族、大众的价值和情感。文 的弱势。西方的跨国媒体与文化产品制作公司

文档评论(0)

gujf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