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论文题目:纳米二氧化硅致肺毒性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博士研究生:杨红
导师姓名:陆祖宏教授
学校名称:东南大学
纳米材料可以穿透血脑屏障、血眼屏障及血睾屏障,从而可能危害到生物体的安全。研究表明纳米
材料可以在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基因、蛋白水平及整体动物水平对生物体产生影响。与同种物质微
米级的颗粒比较,一般纳米颗粒的生物活性更强,对机体的潜在危害也可能更大。
上发表了题为《暴露于纳米颗粒环境中可能造成胸腔积液、肺纤维化和肉芽肿》的论文,首次报告了纳
米颗粒致人死亡的案例。引起了欧美多国专家的热议和质疑,{Nature))也在线发表了一篇社论文章关注
此事。该研究把关于纳米技术的健康风险的争论推上了新的高潮,纳米颗粒能否损伤肺组织也激起了热
烈的讨论。
纳米Si02作为纳米材料家族中的重要一员,是目前世界上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产量最高的一种纳米
粉体材料,其产品己广泛应用于电子封装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塑料、涂料、橡胶改性、颜料、陶瓷、
胶粘剂、玻璃钢、药物与基因传递复合载体、生物传感器、化妆品及抗菌材料等几乎涉及微米Si02粉体
的所有领域。随着纳米Si02应用领域的拓宽,研究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经呼吸道、口和皮肤等途径接触
的机会和水平不断增加。因其生物安全性尚不确定,所以该方面的研究也是各国学者、有关管理部门及
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的热点。
众所周知以石英为代表的微米Si02是典型的肺毒物,可引起矽肺和肺癌。在我国已有累计超过60
万的矽肺病人,每年还在以新发l万多例的病例数增长,与之有相同化学组分的纳米SiO:是否具有与石
英一样的毒性?为避免重蹈微米Si02严重危害劳动者健康的覆辙,开展纳米Si02的肺毒性研究将十分
必要。
本研究以微米Si02为阳性对照,通过体外培养巨噬细胞染尘及体内经气管灌注大鼠染尘的方法,从
细胞和整体动物两个水平研究纳米Si02的肺毒性作用并探讨其机制,为充分认识和评价纳米Si02的安
全性、科学生产和应用及今后制订防护标准等诸多方面提供基础毒理学资料。实验结果如下:
mg/ml和
16.69 h、16h、24h、
mg/ml;纳米和微米Si02在31.25~8000gg/ml剂量范围内,对RAW264.7细胞染毒8
gg/ml
定细胞毒性方面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光学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500
gg/ml纳米及微米Si02可致贴壁细
胞数量减少、体积增大、呈气球样变,纳米Si02染毒后,贴壁细胞数量减少更明显,细胞形态趋于不规
则形,部分细胞开始崩解。透射电镜下观察到微米Si02粒子染毒RAW264.7细胞内线粒体肿胀、嵴断裂、
胞质内空泡增多,纳米Si02引起上述细胞超微结构异常改变的程度较微米Si02重,且细胞染色质固缩,
细胞核呈致密浓染。能谱仪分析显示染毒细胞超微结构中吞噬泡内的颗粒和细胞间隙的颗粒均含有Si
元素。
利用丙酮酸法测定125、250、500
组的细胞膜荧光恢复率和细胞膜扩散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Ca2+敏感探针Fluo.3/AM与激光扫描共
24h用Hoeehst33258荧
胞内【Ca2+li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0ug/ml纳米与微米Si02染毒RAW264.7
I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V-PI双染法均可见调亡细胞,125、500
光染色和Annexin gg/ml纳米Si02及500gg/ml微米Si02粒子致
RAW264.7细胞凋亡率高于阴性对照组;运用PI染色流式细胞仪测定125p∥ml纳米Si02粒子致细胞增
殖指数降低及G
文档评论(0)